在基督教文化中,马太、马可和路加三本福音书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神学和文学研究中的热议话题。这三本被称为“类似福音书”(synoptic gospels),因为它们在故事、叙述顺序及语言上展现了高度的一致性,相对于约翰福音,则显得特立独行。为何这三篇福音书如此相似?它们的写作关系又是如何形成的?
“类似”(synoptic)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指‘一同观看’。这用于形容这三本福音书的特性,揭示了其强烈的文本相似性。 ”
学者们普遍认为,这三本福音书之间的相似性主要归因于文学上的相互依赖性。然而,关于它们具体的文学关系,即所谓的“类似福音问题”,自古以来便成为了议论不休的焦点。许多学者认为,马可福音的优先地位应是这个问题的关键,因为马太和路加被认为在编写各自的福音书时直接引用了马可的内容,此外他们也可能参考了一些尚未明确存在的文献(如假设中的Q文献)。
从整体上看,三本福音书均以科伊尼希腊语写成,长度相似,且均在耶稣去世后的百年内完成。它们不仅收集了耶稣的教导,还依据有条不紊的方式叙述了耶稣的起源、事工、受难、神迹和复活的故事。
“三本福音书中的共通内容多达马可的内容,且叙述顺序大致相同,这种现象被称为三重传统。”
三重传统包含所有三本福音书都出现的许多故事及教导,并且它们的段落安排方式相似。这种趋势让它们的独特之处更为明显,特别是在只有两本福音书中出现的材料。虽然每本福音书都有其独特的内容,但它们在内容及字句上的相似度使三重传统成为一个关键的分析对象,例如经文中耶稣医疗麻风病人的故事,其中过半的用语是一致的。
三重传统几乎构成了一整本福音书,这与最短的马可福音相似。马可福音在三重传统中添加的内容不多,多为解释性扩充,让文本的流畅性及趣味性得到了升华。学者们普遍认为,这表明了三本福音书与马可之间密切的文学关系,然而一些学者则主张这种关系或许是口头叙述或记忆图片的依赖,而非单纯的文本复制。
除三重传统外,马太和路加之间还有一系列材料被称为双重传统。这些内容大约有两百节经文,主要是两部福音书共同的说话和比喻,却在马可福音中缺失。这种材料存在着文学上的结构差异,例如马太的“山上宝训”与路加的“平原宝训”,其内容相似,但安排不同。
在马太和路加中还有大量的独特内容,分别称作“特别马太”(M)和“特别路加”(L)。这些材料呈现出各自的特点,马太着重于比喻,而路加则包括比喻及医病的故事。
“路加在他福音开头的引言中提到,他为了将事件进行有序的整理,特意编写了此内容,以供读者真实了解这些事件。”
类似福音问题的核心是三本福音书之间特定的文学依赖关系。例如,哪一本福音书是最早写成的?这三本福音书在方式上是相互独立还是互相影响的?又是否有其他文献作为其参考来源?面对这些问题,各种理论和学说不断涌现,让人目不暇接。
虽然有关三本福音书之间的具体依赖关系并未达成共识,但两源假说至今仍然占据着主流地位。随着对Q文献的质疑增多,这是否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评估这些古老文本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