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零排放的神秘:人类如何达成这一全球目标?

随着全球气候变迁的日益严重,「净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这一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净零排放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其移除量在一定期间内达至平衡的状态。为了实现净零排放,各国和组织都在努力制定减排目标,纷纷转向可持续能源,寻求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全球约145个国家已宣布或考虑净零目标,覆盖近90%的全球排放量。

根据报导,这些国家的净零目标还涵盖了92%的全球GDP,以及89%的人口。特别是许多过去对气候行动持抵制态度的国家,现在也开始响应这一全球号召。大型企业同样也追随这一趋势,约65%的全球前2000家上市公司设立了净零排放的目标,其中的《财富500强》公司比例更高达63%。

尽管如此,这些净零承诺的可信度却存在不小的争议。虽然61%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涉及到某种形式的净零目标,然而真正具备可信度的目标却仅仅覆盖了7%的排放量。这种情况的存在,源于缺乏强有力的法规约束,以及持续创新和投资的需求,以便实现减碳化的可能性。

净零排放的贫弱性,反映了目前缺少约束性规范。

从2015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开始作出净零排放的承诺,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承诺的真实性和可能性。转向可持续能源的路径并不平坦,这需要大量的创新、技术改进以及金融支持。例如,国际能源机构便指出,为了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全球每年在低碳替代品上的投资需要达到4万亿美元。

随着净零排放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许多国家开始制定相关法律。目前已有27个国家通过了包括净零目标的国内立法。相比之下,瑞士等一些国家则正在积极开发这类法律框架。

净零的设计不仅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还包括减少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如甲烷、氧化亚氮等。为了全面实现净零,专家建议必须涵盖所有类型的温室气体排放,这样才能确保人类在减少非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上也能迅速行动。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净零政策只针对二氧化碳,但要达到真正的气候中和,所有类型的温室气体都必须纳入净零排放的考量之中。

只有确保所有温室气体的排放被纳入计算,才能实现全面的净零排放。

在达成净零排放的路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逃避行为被批评为「绿色洗白」(greenwashing),这意味着它们以净零承诺来掩盖实际的环境损害。然而,现有的国际标准和实施框架正逐渐加强,以期让净零承诺更具可操作性和可靠性。例如,联合国推出的《净零计划》明确要求非国家实体应当具备详细的行动计划及已实施的证据。

可再生能源的普及使得企业有可能实施可持续举措,这不仅能减少其自身的碳排放,还能促进整体社会向净零目标的迈进。然而,实现净零Emission的目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这也提振了人们对未来气候政策的期待和担忧。

最后,人们仍然在思考的是,攸关整个地球未来的这一承诺,我们该如何确保每个国家、每个企业都能切实行动来达成净零排放的目标?

Trending Knowledge

145个国家共同承诺净零排放:这对未来有何影响?
在气候变迁日益严重的当下,全球145个国家的净零排放承诺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国家,涵盖了近90%全球排放,正朝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迈进。这一潮流不仅是对全球升温的回应,也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blockquote> 「净零排放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科技的进步,也需要全球各国合作与政治意愿。」 </blockquote> 净零的概念强调,为了减缓气候变化,必须将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
nan
肉食性细菌(Necrotizing fasciitis,NF)是一种迅速致命的感染性疾病,专门侵袭人体的软组织。这一感染从体内蔓延的速度之快,让许多人感到不安。NF 的症状包括红色或紫色的皮肤,肿胀,剧烈疼痛,发烧和呕吐。最常影响的部位是四肢和会阴部。虽然肉食性细菌的名称威胁性十足,但其实这些细菌并不真正在「吃」人类的组织,而是通过释放毒素导致组织的死亡。 <blockquote> 近期创伤或手
净零与碳中和:它们之间的真正区别是什么?
在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持续升高的背景下,「净零」与「碳中和」这两个名词经常被混用。然而,这两者之间存在着重要且微妙的差异。这篇文章将针对净零和碳中和进行解析,探讨它们的定义、目标以及各自的实施挑战。 净零的定义 净零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因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与去除这些气体之间达到平衡的状态。为了实现净零目标,各项减排行动必不可少,这包括从化石燃料能源转向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