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国家面对肥胖和饮食不均的挑战,墨西哥于2010年通过的「标准NOM-051」食物标签制度成为全球健康政策的重要参考。这个制度旨在帮助消费者根据营养标准做出更好的购买决策,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时下的食物标签趋势。
这个系统的目的是要让消费者能快速理解他们所购买食品的营养成分,以促进更健康的饮食习惯。
自从1980年代以来,外国食品企业进入墨西哥市场,使得国内加工食品的消费量激增,从而导致肥胖率也大幅上升。根据调查,1980年代墨西哥的肥胖率仅为7%,到了现在,几乎四分之三的成年人均属于超重或肥胖。此外,墨西哥已成为拉丁美洲加工食品消费量最高的国家。
2016年,智利推出的简化食物标签系统启发了墨西哥制定类似的标签制度。这一标签系统不再以复杂的数据为主,而是采用黑色八角形标签,并配以白色字体,明确指出产品含有的高量糖分、能量、反式脂肪和饱和脂肪。这样的设计不仅便于消费者辨识,也引发了国际对于食物标签新标准的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对这一标签制度的更新表示支持,并认为其对抗非传染性疾病的努力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此制度的理念光鲜,但其实施的挑战也相当巨大。初期的调查显示,只有10%的消费者会在购物时关注这些标签。甚至有研究显示,有高达90%的消费者表示对每日建议摄入量毫无概念。这引起了健康部门的关注,并促使针对标签的教育和广泛宣传运动展开。
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时间推移,消费者可能对这些标签的敏感度降低,从而影响了其原本希望达到的目的。
墨西哥的前端食物标签系统对其他国家来说,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成为了一种可以参考的健康政策模式。在拉丁美洲地区,许多国家开始考虑类似的标签政策,试图借此改变民众对于食品选择的习惯。
透过这一系列的变革,墨西哥的食品标签制度为消费者提供了透明的信息,不仅旨在降低肥胖率,更是在公共政策中引领了全球食物标签的趋势。随着消费者意识的提高,这是否将成为改善全球饮食习惯的重要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