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一种红血球数量或大小的不足,或者其所含的血红蛋白不足。这种缺乏会阻碍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流。根据全球统计,年幼的儿童、女性及老年人最容易发展成贫血。贫血的分类很多,其中一种分类是根据其是否与营养有关来划分,分为营养性贫血与非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指的是可直接归因于营养失调或缺乏的贫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5岁以下儿童及孕妇的血红蛋白浓度如果低于110 g/L,男性的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30 g/L,都可视为贫血。血红蛋白是一种血液蛋白,负责将氧气运送到全身细胞。缺乏氧气,人体便无法进行呼吸并合成ATP,造成细胞能量的匮乏。
营养性贫血可由多种缺乏引起,包括缺铁、缺乏蛋白质、维他命B12以至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都是形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当中,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性疾病。贫血的症状包括发绀、黄疸及容易瘀伤。不仅如此,贫血患者可能会感到记忆和注意力不集中、极度疲劳、头晕、对温度敏感、精力不足、气短及皮肤苍白。严重或急性发作的贫血症状尤其危险,因为身体难以适应血红蛋白的缺乏,可能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而轻度与中度的贫血,其症状通常会在长时间内逐渐显现。
这是缺铁的末期,主要表现为生成小型(微小球型)红血球及循环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代表一段长期缺铁的终点。
这反映了DNA的扰动,影响到血细胞(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和骨髓,特征是骨髓内大型及不成熟的血细胞,主要由维他命B9(叶酸)与B12引起。
如前所述,血红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其生成需要从饮食中获得足够的蛋白质,而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情况下,血红蛋白无法获得足够的生成,导致贫血。
铜及其蛋白质对足够的血红蛋白形成、发展中红血球对铁的利用(艮珠醇)及红血球膜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铜缺乏状态会降低血清铁与血红蛋白水准。
这是一种遗传缺陷,影响血红素合成的酶,导致血红素合成的最终途径出现紊乱,造成不成熟的含铁红血球的堆积。
红血球膜的缺陷引起氧化损伤并导致细胞溶裂,维他命E显示出保护作用,因其具有抗氧化功能。
营养性贫血的症状可以包括疲劳及缺乏能量。若症状恶化,可能会包含气短、心跳加快、面色苍白(特别是在手部、眼睑及指甲上)、踝部肿胀、掉发、头晕、非典型及强迫性饮食欲望、便秘、抑郁、肌肉抽搐、麻木或刺痛及胸痛。很多时候,营养性贫血的患者症状轻微或根本不明显,常常可以在检查中被发现。
国际上,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缺铁,这是一种在工业化国家中普遍存在的营养缺乏病。在贫困区域里,贫血受感染性疾病如HIV/AIDS、结核病、蛔虫感染和疟疾的影响而加剧。根据估计,约40%的学龄前儿童及50%的孕妇在发展中国家被认为是贫血患者。贫血还可能导致不良的妊娠结果、认知及身体发展的受损、疾病发病率的升高以及工作率的降低。
贫血的主要成因通常是缺乏铁、维他命B12及叶酸,这些因素会干扰骨髓功能。
由于肠胃道溃疡细菌的影响,体内缺乏铁的情况也有可能源于慢性溃疡病。这些微生物在消化道内生存多年后会造成胃或小肠内膜的溃烂。这也是为何感染免疫力低下、年长或糖尿病患者中,贫血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之一。其他常见的原因还包括月经期间及分娩时的较大量失血,以及某些内脏癌症、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不当的药物使用也可能引起营养性贫血,许多可影响肠道吸收铁质及引起肠道出血的药物,包括非类固醇消炎药及阿斯匹灵等,都可能是诱因。
贫血的诊断通常基于完整的血液计数、急性期反应、血清铁研究及周边血液形态学等分析方法。
对于营养性贫血的治疗方式包括替补疗法,目的是提升低水平的营养素。改善饮食或透过膳食补充剂如铁、叶酸及维他命B12则是对抗营养性贫血的一种有效方式。有些补充剂可以在药局获得,但根据患者的健康需求,医生可能会开立处方药。
你是否已经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尤其是那些隐秘的贫血症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