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机场等待登机的时候,或许还不知道延误的背后,存在一套标准化的代码系统。这套代码是由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所制定,目的是为了统一航空公司对商业航班延误的报告方式。这不仅能够降低资讯分享的困难度,也能帮助航空统筹管理及界定延误造成的责任与罚款。
延误的原因可透过编码分类,来了解这些数字所隐含的故事和意义。
在过去,每家航空公司都有自己的延误报告系统,使得航班延误的信息共享变得困难。然而,IATA决定标准化这一过程,利用代码来标识延误的原因及责任,这对航空管理及运输物流提供了重要支持。例如,当一架飞机在地面上待的时间过长时,会直接增加航空公司的成本,因此航空公司会计画运营以减少地面停留时间,这也促使了基于奖惩系统的合约的广泛应用。这意味着,延误责任方往往会面临一定的处罚。
IATA的延误代码分成九大类,每一类都可以用两位数字或两个字母的代码表示。尽管大多数航空公司使用数字格式,但也有部分公司偏好字母版本。根据AHM 780 航空器运动信息消息的标准,只有数字代码被指定使用。
这些代码通常用于由SITA发送的移动信息消息,从出发机场到目的地机场。它们同样被应用于航空公司、机场与地面处理代理的内部管理。不论是数字代码或是附加字符,都能提供针对延误的更为详尽的分析。
例如,DL31/62/0005/0015可以显示代码31造成了5分钟的延误,而代码62则造成了15分钟的延误。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延误代码及其对应的延误类型:
虽然这些代码的设计旨在使报告变得标准化但实际上,每个航空公司或机场可能会根据自身具体的运作需求,进一步细化这些代码。不过,这种标准化的力量使得行业能够有效地追踪和管理延误情况。
你是否曾经想过,这些看似无情的代码背后,承载著成千上万旅客的期待与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