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身份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主题,涉及组织的自我认同及其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根据Albert和Whetten的定义,组织身份的三大核心特征为:中心特征、持久特征和区别性特征。这些特征共同塑造了企业的独特性,使其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
中心特征是指那些影响组织历史的属性;若这些特征缺失,组织历程将截然不同。
一方面,持久特征根植于组织的文化之中,通常被视为不可侵犯或深深嵌入到组织的历史中。另一方面,区别性特征则帮助企业与相似机构区分开来,同时制定最低标准和规范。要构成组织身份的属性,必须同时满足这三个要求,这使得组织身份的形成更具挑战性。
公共认知对企业身份的塑造影响深远。组织的高层领导必须清楚地回答「我们是谁?」这一问题,因为这将影响他们如何解释问题,识别威胁,制定策略及进行沟通。此外,企业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使用比喻、获取社会评价及建立联盟等行为,都将直接影响其身份的塑造。
故事讲述的力量在于它能够引起共鸣,并在组织内外建立起一种情感联结。
然而,管理组织身份的任务往往被忽视,直到组织发展到了无法回避的地步。例如,在经历了重大增长或减少时,或者面临多重身份无法调和的情况时,组织便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
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组织身份的变化和不稳定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很多组织来说,身份是不断被内部和外部参与者互动创造的社会建构。这种观点认为,组织身份是动态和变化的,而非永恒不变的。
身份的不稳定性可以促使组织有效地适应变化的运营环境。
从内部来看,成员对正式身份的诠释或与之不一致的观点都可能影响到组织的身份;而从外部则可能由于社会评价或批评导致身份的改变。比如,在社会对于企业身份认知的转变下,企业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向社会传递何种信息,将直接影响其未来发展。
这些多元身份可能让组织在面对环境挑战时具备灵活性,但当身份之间出现冲突时,也可能导致行动迟缓或不一致。因此,企业需要在管理多重身份的过程中,权衡身份的多样性和协同效应。
企业的沟通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策略性问题,而是一个深入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有效的沟通能够说明为何某家企业将比其他竞争者更受青睐。组织无法仅仅依靠传统的产品和服务来吸引消费者,而是必须在传递自己独特的价值时展现出火花。适应与外界的变化同样重要,这要求组织建立起清晰、一致的身份。
在Ashforth和Mael的理论中,企业身份是由内部因素如身份形成、其与组织文化的关系以及所投射的形象构成的。随着企业叙事的持续演变,身份也在不断进行调整与再建构。对于任何组织来说,掌控自己故事的能力是维持及强化身份的重要途径。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独特的特征,以便适应变化的环境并满足多元的利益相关者需求。那么,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您认为企业应如何持续塑造和管理自己的身份,以保持其竞争优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