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性结节(Erythema nodosum, EN)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特征为皮下脂肪组织的炎症,导致红色或蓝色的肿块,通常对称地出现在小腿、臀部、手臂及其他部位。这种情况的成因多种多样,但约有20%至50%的病例为特发性。虽然红斑性结节通常会在约30天内自行消退,但该病状反映了一系列潜在的健康问题。
红斑性结节的症状包括对称的下肢肿块,并可能伴随类似流感的初期症状。
红斑性结节的最初症状通常是流感样的症状,如发烧、咳嗽、全身不适和关节疼痛。有些人还会感到关节僵硬或肿胀,甚至体重减轻。
在爆发阶段,特征是皮肤下方出现1到2英寸(约25到51毫米)的肿块,通常位于小腿。这些皮下结节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的部位是小腿、手臂、大腿和躯干。每个肿块通常在约两周后消失,尽管新肿块可能会在六到八周内持续出现。新的肿块通常颜色鲜红,触摸起来热和坚硬。红色会逐渐褪去,变得柔软及缩小直至消失。通常,每个肿块在约两周内会完全愈合,并不留疤痕。然后,关节疼痛和炎症有时会在肿块出现之后持续数周或数月。
红斑性结节的少见变异形式包括:溃疡型、由克隆氏病引起的红斑、以及红斑性结节迁移型。
红斑性结节与多种病症有关。
约30%至50%的红斑性结节病例为特发性,原因不明。
与红斑性结节有关的自体免疫疾病包括贝赫切特病等。
妊娠与红斑性结节的出现可能有关。
与红斑性结节有关的癌症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及胰腺癌。
简单的记忆法为SORE SHINS,用于记住红斑性结节的成因。
红斑性结节被认为可能是对各种抗原的延迟型过敏反应。尽管在有炎症性肠病的患者中发现了循环免疫复合物,但在特发性或不复杂的病例中并未发现。
红斑性结节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观察。可进行活检并显微镜检查以确认不确定的诊断。显微镜检查通常可见到中性粒细胞浸润围绕血管,并导致间隔增厚,周围脂肪组织出现纤维化变化。典型的显微镜发现是放射状肉芽肿,即围绕星形裂隙的组织细胞聚集。
红斑性结节通常是自限性的,通常在3至6周内会自行消失。持续性症状的情况亦存在,特别是在孩童中多与反覆的链球菌感染相关。治疗应聚焦在潜在病因上。症状可以透过卧床休息、抬高腿部、压缩绷带、湿敷以及非类固醇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持续性病变,碘化钾可以使用。对于严重、难治性病例可考虑使用类固醇和秋水仙碱。
根据一项2009年的荟萃分析,对于红斑性结节的治疗,氟他胺和克洛法口服有一定的疗效。
红斑性结节是最常见的脂肪组织炎症性疾病,通常见于20至30岁之间的年轻人,且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3至6倍。
红斑性结节的名字“Vilanova和Piñol的亚急性迁移性脂肪炎”源于这两位为该病做出简要描述和解释的加泰罗尼亚皮肤科医生的名字,他们于1954年首次提出此病的定义。
在了解红斑性结节的病因及治疗后,许多人会开始好奇,这种病症是否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是未来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