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补充营养援助计画(SNAP),前身为食品券计画,是一项由联邦政府提供的社会安全网。该计画旨在向低收入和无收入人士提供食品购买援助,以帮助他们维持足够的营养和健康。该计画由美国农业部(USDA)下属的食品及营养服务局(FNS)管理,但具体的福利分配则由各州的相关部门执行。根据2018年的数据,SNAP受惠的美国人数约为4000万,支出达571亿美元。
该计画的概要显示,2017年约9.2%的美国家庭曾获得SNAP福利,并且约16.7%的儿童与SNAP受惠家庭一起生活。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使受益家庭和支出激增,并在2013年达到高峰,随后随着经济复苏的到来逐步减少。
SNAP是美国15项由FNS管理的最大的营养计画,也是低收入美国人社会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邦政府透过食品券来减缓饥饿的能力始于1930年代的经济困境。当时,大萧条导致失业、无家可归以及饥荒变成全国性问题,影响到大量人口。在此期间,农民生产了过剩的农产品,却因为失业及贫困而无法购买。
食品券的初衷部分是帮助贫困者,同时也旨在促进经济,支付农民的合理劳动报酬。
首个食品券计画于1939年启动,并由美国农业部运营。该计画允许接受救济的民众购买橙色食品券,金额相当于他们正常的食品开支,每购买一美元的橙券,便可获得价值50美分的蓝券。橙券可在大多数食品零售商使用,而蓝券则只能购买特定的过剩食品。
该计画在四年内达到约2000万人,并在高峰期协助了约400万人。
在首个食品券计画终止至1961年间,曾有多项研究与立法提案,试图推动新的食品券计画。尽管政治形势未能有效支持这些倡议,饥饿问题依然持续存在。 1961年,总统甘迺迪宣布扩大食品分发并启动试点计画,强调增加易腐食品的消费。
这些举措虽然助益零售商,却因影响到非裔美国人而受到民权运动的抵制。
总统约翰逊于1964年发起了一项永久的食品券计画,并于当年通过了食品券法案,旨在改善贫困家庭的营养水准。随后的年度参与数字逐渐上升。
1974年7月,根据新的法规,食品券计画在全国范围内正式运行,当月参与人数达到近1400万。
1977年的法案取消了食品券购买的要求,显著改善了艰难家庭的援助。随着1980年代的预算削减,接下来的几年内,该计画面临严重的财政压力和政策挑战。
食品券计画的贫困提供与欺诈防范的平衡问题仍然是一个持久的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计画不断经历着扩展和改革,努力回应日益严重的食物不安全问题。每次立法改变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确保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能获得有效的援助。
SNAP计画不仅是扶持低收入家庭的工具,更是经济结构和社会协作的反映。
在这段复杂的历史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美国社会如何面对资源分配的不平等问题,也反思了政府在应对饥饿时所扮演的角色。食品券计画的发展让我们思考:未来我们能如何改进这样的援助系统,以更有效地解决贫困与饥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