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机的真实始末:你知道是什么引发了这场全球风暴吗?

2007年至2008年的金融危机,通常被称为全球金融危机(GFC),是自1929年华尔街崩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这场危机的根源复杂多元,包括针对低收入家庭的掠夺性贷款、房市泡沫的形成、全球金融机构的过度风险承担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管。最终,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了所谓的「完美风暴」,引发了长达近两年的大衰退。

危机的开始可以追溯到2007年初,当时与美国房地产相关的抵押贷款担保证券(MBS)和与之相关的衍生金融工具剧烈贬值。

金融机构因此遭受了严重损失,而危机在2008年9月15日随着雷曼兄弟的宣布破产达到顶峰。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银行危机,堂堂的金融巨头也无法幸免。

值得注意的是,在199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些旨在扩大可负担住房的法案,这一政策导致了放松贷款规范的趋势。 1999年,部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被废除,这让金融机构可以将低风险的商业银行和保险业务与高风险的投资银行和专有交易混合运作。这一切都为危机的到来埋下了伏笔。

在2000至2003年间,联准会降低联邦基金利率,金融机构开始针对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少数族裔,提供高风险的贷款。

然而,自2004年至2006年,随着利率上升,贷款成本增加,住房需求减少,房价也随之下滑。 2007年初,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抵押贷款持有者无法履约,次贷机构的破产接踵而至,最终导致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

随着房市的回崸,金融危机迅速蔓延至全球,中央银行开始注入流动资金以稳定市场。到了2008年7月,Fannie Mae和Freddie Mac这两家公司接近崩溃,政府于9月7日依据《住房与经济复苏法案》接管了这些公司,并承担了它们的1.6万亿美元的债务。

各国政府相继展开大规模的金融机构救助措施,并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和财政策以防止全球金融体系的崩溃。

雷曼兄弟的破产引发了一场全球震动,随后美国保险业巨头AIG于9月16日获得联邦的850亿美元救助。 10月3日,国会通过了8000亿美元的《紧急经济稳定法》,授权财政部购买不良资产和银行股票,而联准会则展开量化宽松政策,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担保证券。

经济危机的影响是全面性的,据估算美国失去了870万个工作机会,失业率从2007年的5%上升至2009年10月的10%。生活在贫穷中的美国公民比例也由2007年的12.5%上升至2010年的15.1%。

人们普遍认为,家庭财富在2007年第二季度的高峰为61.4万亿美元,但到了2009年第一季度却下滑至50.4万亿美元,这在消费和商业投资上都造成了连锁反应。

随着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也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慷慨救助与刺激措施,以挽救经济,恢复市场信心。美国通过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则是希望在危机后对金融监管进行全面的升级。

而这场危机的教训无疑是深刻的。至今,人们仍在思考,如今的金融系统是否已经学会了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呢?

Trending Knowledge

nan
在当今的医药和娱乐药物市场上,2-氟去氯酮(2-FDCK)的出现引发了许多关于法律和健康的讨论。作为一种具有解离性麻醉效果的物质,2-FDCK与氯胺酮密切相关,并且在某些国家被列为禁药。本文将探讨这一新兴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理学、防范措施以及其法律地位的变化。 历史背景 2-FDCK的合成首次出现在2013年的研究中,该研究旨在评估基于氯胺酮及其类似物的新麻醉药物。氯胺酮自1964年面市以来,在医
美国房市泡沫爆炸的背后:你知道房价怎么变成金融危机的导火线吗?
2008年金融危机是自1929年华尔街崩溃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的恶性按揭贷款以及由此引发的房市泡沫,全球金融机构的过度风险寻求,以及对金融体系的监管缺失。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最终形成了一种「完美风暴」,导致了2007年底至2009年中期的大萧条的爆发。 <blockquote> 在2007年初,与美国房地产相关的抵押贷款担保证
雷曼兄弟崩溃背后的故事:这一天如何引发全球经济震荡?
2007年至2008年金融危机是自1929年华尔街崩盘引发大萧条以来,全球经济面临的最严重危机。这场危机的成因错综复杂,包括对低收入家庭的掠夺性贷款以及由此引发的房市泡沫、全球金融机构的过度风险承担,以及监管的缺失等因素,最终导致了一场完美风暴,触发了持续至2009年的大衰退。 <blockquote> 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揭示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并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b
次贷危机的秘密:为什么低收入者会成为金融诈骗的目标?
在2007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中,许多低收入者成为金融诈骗的受害者,原因不仅仅是经济不景气,还包括复杂的金融工具和放宽的贷款标准。这场危机,使得数百万家庭失去住所以及潜在的财务安全,而那些原本就处于社会边缘的人,更是在这场风暴中倍感无助。 <blockquote> 许多贷款机构以达成销售为目的,针对低收入家庭推出高风险的次贷选择。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