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重症肌无力症候群(CMS)是一种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主要由神经肌肉接头的多种缺陷造成。这种疾病的影响与Lambert-Eaton症候群和重症肌无力相似,但CMS却并非自体免疫疾病。目前已知只有600个家庭病例,而该疾病在整体人群中的发病率估计为每20万人中有1人。许多医疗专家正在探讨其特殊的治疗方法,进而揭示传统自体免疫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
「CMS的症状表现和重症肌无力并不相同,因此使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往往无法奏效。」
CMS的类型分为三大类:突触前型、突触后型和突触型。
突触前症状包括呼吸短暂停止、眼睛、嘴巴和喉咙肌肉无力,这些症状通常导致视力模糊以及咀嚼和吞咽困难。突触后症状在婴儿中表现为严重肌肉无力、喂食和呼吸问题,以及坐、爬、行走能力的延迟。突触型症状包括幼儿期的喂食和呼吸问题、运动能力减少、脊柱弯曲以及无力,导致运动里程碑的延迟。
各年龄层的CMS症状可能以垂眼为开端。某种形式的突触后CMS(慢通道CMS)包括在婴儿或幼儿期出现的严重无力,进而导致呼吸问题,并在青春期或以后生活中造成行动障碍。
CMS与影响神经肌肉接头蛋白质的基因缺陷有关。突触后缺陷是CMS最常见的原因,通常导致乙醯胆碱受体(AChR)的异常。神经肌肉接头中有一条重要路径维持突触结构,并导致AChR在突触后折叠上的聚集与定位。这条路径由agrin、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MuSK)、乙醯胆碱受体(AChRs)和由RAPSN基因编码的AChR聚集蛋白rapsyn组成。
「AChR的多数突变会导致终板的缺乏,特别是CHRNE基因的突变。这一点在CMS的病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由于有广泛的鉴别诊断和缺乏特定的实验室检查,CMS的诊断通常相对困难。确定潜在的基因突变至关重要,因为某些突变会导致可响应的治疗条件,而另一些则不然。全外显子测序(WES)常被用作诊断工具,可以帮助「启动特定的治疗」。
CMS的治疗取决于疾病的类型。尽管病征类似于重症肌无力,但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中使用的免疫抑制剂在CMS中并无效用。相反,CMS是基因性疾病,响应其他形式的药物治疗。对于由于乙醯胆碱(ACh)释放不足引起的突触前CMS,治疗主要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
「对于突触后慢通道CMS,可以使用奎尼丁或氟西汀等,这有助于阻断ACh受体,缓解症状。」
更值得注意的是,旨在治疗DOK7型CMS的治疗方法如麻黄碱和沙丁胺醇正受到更多的关注。根据研究,这些治疗手段对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并可显著改善肌肉力量。无论目前的治疗选择有多么有效,我们都必须问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未来的医学发展中,如何更好地识别和应对这种不为人知的疾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