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或骨矿物质密度,代表骨组织中矿物质的含量。根据影像学来测量,临床上骨密度的测量是用光学密度在每平方厘米的骨表面来间接评估的。骨密度测量在临床医学中被用作评估骨质疏松症和骨折风险的指标。这项测量程序称为密度测定,通常在医院或诊所的放射科或核医学科进行。这个过程无痛且非侵入性,并且涉及低辐射曝光。测量通常集中在腰椎和髋部,若这些部位无法接触,也可扫描前臂。研究显示,骨密度低与骨折的概率提高有着统计上的关联,而腿部和骨盆因跌倒而导致的骨折,对于老年女性来说,成为了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这不仅导致高额的医疗费用,还影响到独立生活的能力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骨密度测量不仅仅是检查骨质,还能及早识别需要改善骨骼强度的人。
每年有数百万的患者接受骨密度检测,这些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症或骨量减少(骨质减少症)。然而,通常对于这些指标的反应是与医生进行咨询。对于没有骨骼弱化风险的个体,并不建议进行骨密度测试,因为这会导致不必要的治疗而非发现潜在的弱点。
进行骨密度测试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年龄超过65岁的女性、70岁以上的男性、50岁以上曾因轻微外伤骨折的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重过轻者、家有髋部骨折病史的父母、椎体异常的个体、计划接受长期皮质类固醇疗法的人、以及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等等。吸烟、酗酒、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维生素D缺乏等也是需考虑的因素。
骨密度测试的结果通常报告为三种形式:测量的面密度(g/cm²)、Z分数和T分数。 T分数是用来评估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指标,表示患者的骨密度与健康的30岁成人相比的差异。 Z分数则是将患者的骨密度与其年龄、性别和族群相比。通常,负分数指示骨密度低,而正分数则指示骨密度较高。
虽然市场上有多种骨密度测试,但双能X光吸收测量(DXA或DEXA)被认为是最常用的测试方法。 DXA 测试通过测量特定的骨骼(通常是脊椎、髋部和手腕)来进行,这些骨头的密度与根据年龄、性别和体型的平均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能帮助评估骨折风险和骨质疏松的阶段。
随着技术的进步,定量超声检测(QUS)被认为是比DXA更具成本效益的骨密度测量方法。
为了预防低骨密度,建议摄取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对于19至70岁的成人,钙的日摄取量应为1000毫克,50岁以上女性和70岁以上男性则应增至1200毫克;维生素D的日摄取量应为600国际单位,71岁以上者则应为800国际单位。此外,进行负重运动和抗阻运动对于增强骨骼也非常有效。许多研究显示,适量的运动包括步行、慢跑、舞蹈和健行等,都是相当有效的运动形式。
骨矿物质密度在个体之间有着显著的变异性。虽然环境因素对骨密度有影响,但遗传因素在其中扮演了更大的角色。根据研究,骨矿物质密度的变异性中有60%至80%是由遗传决定。此外,家族中有骨折病史也被视为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因子。
因为遗传因素的影响,骨密度的变化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理解。
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某些罕见遗传疾病与骨矿物质密度变化的关联也有了更多的认识。无论是饮食习惯、生活方式还是基因,都是影响我们骨骼健康的因素。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您是否考虑过自己的骨骼健康和风险因素的管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