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南非人是指那些源自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从英属印度到达南非的契约劳工和自由移民。他们的到来不仅促进了南非的经济,也深刻影响了当地的文化格局。以德班为例,这座城市拥有南非最大的印度族群居住,这使得德班成为世界上非国境内,印度族裔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由于种族隔离政策的影响,印度裔南非人被视为南非的独立种族群体。
在殖民时期,印度人和黑人在南非社会中都被赋予较低的地位。 1948年至1994年的种族隔离期间,印度南非人被法律上划分为独立的种族群体。这一身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压迫与抵抗。在这段历史里,许多政治意识强烈的印度南非人开始强调自己的文化根源,逐渐以“南非人”或“南非印度人”来自我标榜。
在最激烈的种族隔离与隔离时期,“印度人”,“混血人”和“马来人”的群体身份掌控着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
南非现代印度社区的形成,主要源自1860年后抵达的印度移民。最初的342名印度人搭乘Truro号从马德拉斯出发,随后又有更多劳工被带到纳塔尔省的甘蔗种植园工作。总计约有20万名印度人成为契约劳工,并在此后的几十年间持续增长。
这些印度劳工大多为印度教徒,其中还有少数穆斯林和基督教徒。
契约劳工经历着艰苦的工作条件及不平等待遇,但他们对南非经济的贡献不可忽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早期的印度移民慢慢定居,并开始展开自己的商业活动,形成了今日的印度商业社群。
印度人在南非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歧视。在纳塔尔省,他们被迫持有通行证,并受到各类限制。 1893年,甘地因法律纠纷抵达南非后,亲身经历了种族歧视,之后发起了反抗运动,组织成立了纳塔尔印度国会,成为抵抗运动的重要力量。
从1948年至1994年,印度南非人的处境尤其艰难。他们受到种族法规的制约,经常遭到强制迁移,生活在特定的印裔社区中。 1949年,德班爆发针对印度人的暴动,造成142人丧生,且数量不等的财产被摧毁。
这一切都表明,在 apartheid 制度下,印度社群的生存被不断挑战,而他们的身份认同也变得更加复杂。
随着种族隔离的结束,许多印度人在反对种族隔离的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在新政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如今的印度南非人,在政治与经济上仍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但他们仍需面对身份认同的挑战,尤其是来自新移民的压力。
南非印度人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南非特色的咖喱、罗提和香甜点心等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美食。在媒体与娱乐方面,印度电影在南非大受欢迎,印度语言内容的广播和播放让这一文化得以传承。
尽管面临着语言与文化认同的挑战,南非印度社群依旧积极维护自己独特的身份。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今天的南非印度社区仍然面临许多挑战与变迁,他们如何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并在当今社会中找到自身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