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的恶心和呕吐(PONV)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患者在麻醉护理病房(PACU)或手术后的24小时内可能会经历恶心、呕吐或干呕。每年约有10%的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受到PONV的困扰。这种情况不仅令人不适,还可能导致患者在手术后的行动、饮食、水分摄入及药物使用上延迟。因而,对于如何有效对抗PONV已成为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造成PONV的因素
麻醉过程中常用的导致呕吐的药物包括一氧化二氮、物理斯的明和鸦片类药物,而静脉麻醉药物丙泊酚则是目前被认为最不会引起恶心的全身麻醉药物。
PONV的发生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的个体差异、手术类型及麻醉方式。许多研究显示,女性、肥胖者以及有过往恶心呕吐史的患者,经历PONV的风险更高。此外,某些手术类型,如妇科手术、腹部手术和眼耳鼻喉手术等,亦跟PONV的风险相关。病人或手术的特性可决定相应的PONV风险。
PONV的预防措施
关于预防PONV,医疗人员可选择使用抗恶心药物,例如奥司他丁(ondansetron)或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等抗恶心药物来降低PONV的风险。研究表明,这些药物能有效减少手术后的恶心和呕吐。除了药物治疗,选择适当的麻醉类型及手术中增加静脉液体的补给也可能减少恶心的发生。
专家建议采用多重疗法来预防PONV,这包括使用区域麻醉以避免呕吐药物的使用。
PONV的治疗方法
就目前而言,虽然没有单一的抗恶心药物在单独使用时特别有效,但专家们推崇的多重疗法可以组合不同类型的药物来更有效地控制PONV。例如,5-HT3受体拮抗剂,如奥司他丁和格拉司顿,可以在手术结束时肠内一次性给药。而抗胆碱药物,如史考计明(scopolamine),则可作为贴片使用,可有效延长作用时间。
此外,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也因其抗恶心的特性而被广泛推荐。虽然它们的副作用可能包括暂时性的血糖升高及伤口愈合变差等问题,但对于减少麻醉后依赖鸦片药物的需求却有直接的好处。
研究显示,结合使用地塞米松和奥司他丁的疗法,被认为是对抗PONV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
替代疗法的探索
除了药物治疗,还有其他替代疗法可供考虑。一项研究显示,施以压力于心包经6号点的经穴疗法,对于缓解PONV可能有正面效果。例如,使用P6点的压力疗法相对于伪压力疗法在控制恶心方面效果明显,虽然在呕吐的控制上并未显著改善。电麻醉的使用及其他相关技术的探索也显示出潜在的治疗效益,但目前仍需更多的研究来探讨这些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PONV的流行病学与挑战
根据研究,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中,术后出现恶心或呕吐的机率通常在25%到30%之间。 PONV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引发一些重大并发症,例如胃内容物的肺部吸入,这可能会导致手术结果的恶化。根据一项研究,约有1%的日间手术患者因未控制的PONV而需要不期而至的过夜住院治疗。
病人在接受手术前是否应该接受全面的PONV风险评估,并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成为当今医学界值得思考的重要议题。那么,身为患者或医疗提供者,我们该如何在手术前做好准备,以应对这一潜在的挑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