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紧急情况下,尤其是发生大规模伤亡事件时,如何快速且有效地分级患者的状况是决定生死的关键。简易分级与快速治疗(START)是一种由急救人员使用的分级方法,自1983年在加州的霍格医院和新港海滩消防局发展以来,至今在美国广泛应用。
START方法旨在协助急救人员迅速分类受害者,依据他们受伤的严重性进行有效处理。
在这一系统中,急救人员会对受害者进行评估,并将他们分为以下四类:
这些颜色标签有助于急救人员快速识别每位受害者的状况,即使在某些机构中不需要实体标签,如果患者能够被物理性地分类到不同区域的话。急救人员会首先请那些能够自行走动的受害者前往特定区域,以确认行动自如的患者。对于不能自行行动的患者,则进行更为全面的评估。
在确认有呼吸的前提下,只有试图开通气道后,才会对患者进行进一步分类。
如果患者在努力开通气道后仍然无法呼吸,则会被标记为死亡,并给予黑色标签。在此之后,急救人员会着重于其他患者的处理。那些依然有呼吸的患者,根据其状况将被分为即时或延迟两类:
所有其他患者则标记为延迟。
在所有患者进行评估之后,急救人员将根据START分类来确定治疗或撤离的优先级。最基本的做法是按照固定的优先顺序进行运送:即时患者优先,其次是延迟患者,最后是轻伤患者。
START系统的强大在于其简洁性,但这也成为其局限之一,因为对患者的优先级并不考虑可资源的数量。
一些机构尚未完全依赖START进行资源分配,这给不同机构之间在治疗和撤离的执行上带来了显著差异。
随着时间的推演,数个机构对START方法进行了修改,甚至发展出相似系统。一种早期的修改是用放射脉搏取代毛细血管充填来判定即时患者的分类。纽约市消防局则使用了一种修改版的START,增加了一个橙色“紧急”标签,这个标签的严重程度介于即时与延迟之间。
对于儿童的分级,START也有了专门的修改版本,称为JumpSTART。在这一版本中,将儿童的“正常”呼吸率进行调整,以反映出他们与成人之间的差异。
JumpSTART的主要变化在于,小于15次或大于45次的呼吸率将标记为即时。
此外,对于无呼吸但仍有心拍的儿童,会给予五次人工呼吸,如果恢复自主呼吸则标记为即时;如果不再呼吸则标记为死者。
尽管START方法在急救现场已被许多机构广泛采用,但其实并无一致的评估标准来判断任何给定系统在应对大规模伤亡事件中的适当性。像许多其他分级系统一样,START也遭遇了实施问题,例如过度分级等问题。
在此过程中,虽然START的简单性是其主要优势,但许多专家已经一致认为,分级系统应更加复杂,应用资源限制及容量来促进患者的优先排序。
今日,在应急医疗中的分级方法越来越被重视。当面对不断增加的各种灾害挑战时,START如何演进并适应未来的挑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