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澳大利亚人每年都要吃超过12个肉派?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肉派是手掌大小的派,内含切丁或剁碎的肉和肉汁,有时还加入洋葱、蘑菇或起司,通常作为外带的零食来食用。这种变种的肉派被认为是标志性的食品,并且在2003年被新南威尔士州总理鲍勃·卡尔描述为澳大利亚的“国菜”。新西兰人则将肉派视为新西兰料理的一部分,并且是新西兰国家认同的重要象征。

商业生产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肉派在数以百计的当地面包店内制作。根据2003年的一项研究,平均每位澳大利亚人每年食用超过12个肉派。而另一项2004年的研究显示,平均每位新西兰人则年食用15个肉派。

澳大利亚的肉派

在澳大利亚,肉派的制造商通常以州为基础,这反映了早期派生产时缺乏冷藏能力与跨州运输过长的困难。许多肉派在小型商店中即食贩售,虽然有些可能是由品牌商生产,但许多则是无品牌销售。

冷冻肉派在上桌前会进行加热,对于喜爱即食的顾客来说,这样的模式显得相当方便。

1947年,在维多利亚州的本迪戈,一位名叫L. T. McClure的面包师首次生产了澳大利亚肉派,该品牌后来发展成知名的Four'n Twenty派,并由于与澳大利亚足球联赛的关联,成为维州的文化象征。在新南威尔士州,Sargents曾是主导肉派品牌,但自2022年以后停止生产,其历史可追溯至1891年。

新西兰的肉派

在新西兰,Big Ben Pies自1969年起开始制作肉派,每年销售1300万个。 1977年,美国快餐连锁店进入新西兰市场期间,Progressive Enterprises创立了以肉派为主打的快餐连锁店Georgie Pie,其产品使用批量制作和冷冻技术。尽管在1996年最终被麦当劳收购,但在2013年这个品牌再次进行重启。

汽车快餐、连锁店的竞争让肉派卖相吸引,实用力度提升了整体销量。

肉派的营养价值

根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FSANZ)的规定,肉派至少需含有25%的肉类成份,包括牛肉、猪肉、禽类等。其实大多数肉派生产商只标明“牛肉”,使用其他肉类的则会简单标为“肉”。所有肉派的标签上必须列出包含的内脏类食材。

奖项与竞赛

自1989年以来,澳大利亚举办的「伟大的澳大利亚肉派竞赛」致力于寻找全国最佳肉派,进一步促进肉派的质量和媒体注意。这场比赛吸引各地的肉派制作商参加,并设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以确保公正性。

在新西兰,自1997年开始的Bakels New Zealand Supreme Pie Awards则关注于品质,帮助肉派制造商提升其产品。

肉派在文化中的地位

在20世纪70年代,肉派的广告出现在通用汽车Holden的宣传歌曲中。特里·普拉切特的《碟世界系列》中有角色Fair-Go Dibbler知名于贩卖传统肉派浮子,这些文化参考使肉派的形象愈加深入人心。

那么,肉派背后丰富的文化究竟有何深意,以至于它成为了这两个国家的饮食文化象征的核心?

Trending Knowledge

你知道最受欢迎的肉派品牌是谁吗?发现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顶级派制造商!
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肉派是一种手掌大小的派,内含切丁或绞碎的肉类及肉汁,有时还会加入洋葱、蘑菇或起司,通常用作外带小吃。这种变体的标准肉派被视为标志性美食。乔治州州长Bob Carr在2003年形容肉派是澳大利亚的「国菜」。新西兰人则将肉派视为新西兰烹饪的一部分,并且成为了新西兰国家身份的一部分。 <blockqoute> 根据2003年的一项研究,平均澳大利亚人每年会
新西兰的肉派如何成为国民身份的象征?探索这道美食的文化意义!
肉派,这一小巧却充满风味的美食,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已经成为文化的象征,它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反映了两个国家的饮食习惯和国民身份。 肉派的历史与演变 肉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食物是一种便于携带的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肉派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饮食文化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blockquote> 「肉派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生活的一部分,无论在本地的
肉派的神秘成分:25%肉类到底是什么?这些标准让你大开眼界!
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肉派是一种手掌大小的派,内含切丁或肉末及肉汁,有时还会加入洋葱、蘑菇或起司,常作为外带小吃。这种肉派变种被视为地标性食品,划时代的代表了当地民众的饮食文化。2003年,新南威尔士州省长鲍勃·卡尔曾将其描述为澳大利亚的“国民菜”。纽西兰人则视肉派为本国料理的一部分,并作为国家认同的一个符号。不仅如此,这道美食背后的文化与历史,充满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商业生产 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