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69年被發現以來,67P/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在科學界引起了廣泛的興趣。這顆來自柯伊伯帶的琥珀色彗星近期的旅程,尤其是在歐洲太空總署的羅塞塔任務之後,讓我們得以窺見它日益變化的表面。研究顯示,彗星在接近近日點(即最靠近太陽的位置)時,展現出許多令人驚訝的變化,這不僅吸引了天文學家的注意,同時也引發了對其組成和來源的探索。
「67P彗星不僅僅是一顆冰冷的星體,而是擁有動態變化和生機的物體。」
在2004年,歐洲太空總署啟動了羅塞塔任務,目的是追蹤並研究67P彗星。經過十年的旅程,羅塞塔於2014年成功抵達彗星並深入觀察它的表面特徵。此任務的歷史意義在於,它不僅是第一個圍繞彗星運行的太空探測器,還是首次成功在彗星表面著陸的任務。其著陸器「菲萊」在2014年11月12日,成為首次成功著陸彗星的太空探測器,標誌著太空探索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67P的獨特形狀被稱為「接觸雙星」,這意味著它其實由兩個相互聯結的小天體所組成。這形狀的形成過程,據說是由於兩個物體低速碰撞所導致。據估算,67P彗星的質量約為100億噸,它的大小約為4.3公里長和4.1公里寬。隨著它靠近太陽的軌道,每一次繞行,彗星都會損失大量物質,這使得它的表面歷經變化,成為一個動態研究的對象。
「研究發現,每次軌道運行過程中,67P會損失約1米厚的表面層。」
在羅塞塔任務的觀測期間,專家們觀察到67P的表面產生了許多變化,這些變化隨著彗星位置接近近日點而明顯。彗星表面出現了圓形圖案,經過數天可以成長數米,並且出現了巨型的岩石位移現象。在2015年12月,科學家捕捉到一處明亮的區域,顯示出一個陡崖的崩塌。此外,與活躍的氣體噴發有關的塌方現象也被觀測到,這些觀測使研究人員得以更深入了解彗星的動態行為。
經過深入研究,科學家們揭示出67P彗星中水的同位素比重差異,與地球上的水相距甚遠,這意味著地球水源的來源可能與這類彗星無關。此外,彗星表面發現的有機化合物,也引起了關於生命可能存在外星材料的推測。不過,這一猜測依然缺乏直接證據,科學界對於這些發現存在著激烈的討論。
未來的任務依然在持續規劃中,一項名為CAESAR的回收樣本任務,曾被提議收集67P的表面樣本並帶回地球進一步分析。雖然最終選擇了其他計劃如「龍蝦任務」,但對67P的探索仍然引起許多人的興趣,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里程碑式的收穫。
67P/Churyumov-Gerasimenko不僅是一顆冰冷的彗星,其表面所隱藏的變化與秘密,正引發越來越多的探索與好奇。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是否能夠解開這顆彗星在宇宙中存在的更多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