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Census Designated Place(CDP)是由美國人口統計局專為統計目的所定義的社區聚集地。這些社區在1980年以來的每個十年一次的普查中被用作自主管理城市、城鎮及村莊的對應物,因而在統計數據的收集和關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CDP通常包含一個官方指定但目前未法定的社區,並包含周圍的居住鄉村,增長的規模和其他較小的未法定社區。這些地方可能是小型農村社區、邊緣城市、位於墨美邊界的殖民地、未法定的度假社區及退休社區及其所在地区。
CDP的邊界可以隨著十年的更新而改變,人口普查局可以在一段時間的研究後撤銷一個CDP,並在數十年後重新建立它。
CDP的邊界並不具有法律地位,可能並不總是與當地社區的理解相符。而這些名稱的認可也並不要求是所有居民都必須使用。因此,CDP這一名稱及其邊界與其他人類目的所建立的,例如郵政區名、政治選區或學區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
根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準則,CDP的名稱必須是社區居民平常交流中所認可和使用的名稱,而非單純為規劃或其他目的所開發的名稱。
從最早的1790年普查起,人口普查局就開始報告一些未法定地點的數據。這些未法定的聚居地在1890年的人口普查中已經混入有法定地位的城市,使得判別變得複雜。進入20世紀中,直至1980年,CDP這一稱謂的界定終於有所發展,使得當時的社區都能夠以統計的形式加以整理。
隨著時間的推移,CDP不僅在都市區域內得到應用,還擴展至新英格蘭地區的社區,符合其社會組織的規範。2000年後,人口要求也不再作為CDP的條件,讓更多未法定社區得以成為CDP。
CDP的邊界不固定,並且不會影響到當地政府的狀態或法定地位,這些地區被定義為純粹的統計實體。
CDP的設計有多種原因。例如,當一個區域的城市化程度高於周圍地區時,可以被劃定為CDP。這種集中式的人口形態使得其被正式納入人口統計數據之中。另外,以某些知名機構為核心的社區,如大型軍事基地或大學校園,也可以作為CDP來進行統計。
此外,某些昔日法定城市在被撤銷或部分併入臨近的城鎮後,仍然會以CDP的形式被人口普查所報導。這樣做的目的在於確保該地區的數據在統計上依然可被利用。
這樣的CDP例子包括寶石湖、賓夕法尼亞州的赫爾希,及路易斯安那州的梅塔里。
CDP的邊界並非固定,可能會隨著社區發展的變遷進行調整。同時,當地居民的理解可能與人口普查局的定義存在差異。這意味著某些廣泛認可的社區,可能會被分為兩個或多個CDP,而有些小社區則可能被合併為一個CDP。
在某些州,整個小型治理區(MCD)被指定為CDP,這在當地政府強大的情況下,通常提供與法定城市相同的服務。
CDP的設立和發展凸顯了美國在統計領域的獨特需求與挑戰。由於不同社區的發展背景複雜且多樣,這使得CDP的邊界和名稱在實際運作中可能會出現各種不符合預期的情況。對於未來的社區發展,這種定義是否仍然能持續跟隨社會變遷而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