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研究顯示,無分化多形性肉瘤(Undifferentiated Pleomorphic Sarcoma, 簡稱UPS)中的PD-L1蛋白表現,可能與患者的預後有密切關聯。UPS是一種罕見且高度惡性的腫瘤,通常影響年齡在50至70歲之間的成人,並表現為深部無痛腫塊。研究者發現,這些腫瘤細胞的個體表現出不同程度的PD-L1蛋白,這可能影響患者的生存率及疾病預後。
近幾年的數據顯示,71.8%的UPS患者中,病變腫瘤細胞表現出PD-L1蛋白。
在隨機選取的83名患者中,研究顯示53%、35%和12%的UPS病例分別表現出弱、中等及強的PD-L1蛋白。這一發現受到廣泛關注,因為強表現的PD-L1與較差的預後結果明確相關聯。與此同時,另一項研究則指出,IDO1蛋白的表達被認為是改善預後的指標。這些結果引發了醫學界關於如何根據不同的蛋白表現來評估UPS患者的潛在風險和治療方案的熱烈討論。
強表現的PD-L1在UPS的預後中被認為是一個不良指標,而IDO1的表達則被視為有利的預後因素。
無分化多形性肉瘤由於其惡性高、復發概率高和轉移性強,標準治療通常涵蓋手術、放療和化療等多種方案。隨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興起,如pembrolizumab,這一推進為UPS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這種抗體的主要作用是針對PD-1受體,阻止其與PD-L1和PD-L2的結合,從而提高T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攻擊能力。
在一項研究中,約47%至73%的UPS病例中發現腫瘤細胞表現PD-L1。這顯示出腫瘤細胞誘導免疫逃逸的潛力,並暗示了開發針對這種表達的進一步研究與治療策略的必要性。最新的回顧性數據(包含多名患者的治療反應)顯示,使用pembrolizumab治療UPS患者中,有一名患者達到完全反應,幾名患者則有部分反應。這表明PD-L1的表現確實可能成為指導免疫療法的一個重要標準。
在研究中,使用pembrolizumab後,其中一名UPS患者獲得了完全反應,幾名患者顯示了部分反應。
雖然對UPS的研究還在持續發展之中,但已有科學證據一致指出,腫瘤細胞中PD-L1的強表達通常與更糟糕的預後相關,並可能成為未來新療法的潛在靶點。正因如此,臨床醫師與研究者們正積極尋求新的介入方法,以便改善這類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面對這些新興的成果,我們是否應該重新思考UPS的診斷標準和治療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