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中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重要的法案,即《第一步法案》,正式名稱為《前囚犯重返社會安全轉型法案》。該法案的目的是為了改革聯邦監獄系統及其量刑法律,旨在降低再犯率,減少聯邦囚犯人數,同時維持公共安全。這項法案的通過不僅改變了許多囚犯的命運,還對美國的犯罪司法體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一步法案》是國會歷來最具影響力的刑事司法改革之一,能幫助數以千計的囚犯獲得釋放,不再被囚禁於不必要的監獄之中。
這項法案的歷史可追溯到2018年5月,當時由喬治亞州眾議員道格·柯林斯提出。最初版本的法案專注於通過建立風險和需求評估系統來降低再犯率。該系統允許監獄管理者根據囚犯的風險評級與相應的再犯減少計畫相匹配。
隨著法案的推進,涉及的法律條款逐漸多樣化,包括禁止在懷孕期間對囚犯使用約束、擴大安置囚犯的地理範圍等。這些變更隨著時間推進,最終促成了法案的通過。
法案的一項主要目標是降低再犯率,並且通過證據基礎的計劃來支持囚犯重新融入社會。
儘管法案最終以壓倒性優勢通過,但其在參議院的辯論並不平坦。最初,許多參議員對法案的特定舉措及其對受害者的影響表示擔憂,尤其是有關發放好行為減刑的規定。反對者擔心,這樣的改革可能降低對某些罪犯的懲罰力度。
即便如此,法案獲得了兩黨的支持,最終在2018年12月獲得通過,並由特朗普總統簽署為法律。
根據統計,自法案通過以來,超過3000名聯邦囚犯受益於良好表現和再犯減少的計劃而獲得釋放。另外,超過2000名囚犯也通過減刑獲得早期釋放的機會。但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戰,尤其是在量刑調整的執行上,部分檢察官在法庭上對囚犯的釋放提起異議。
批評人士指出,儘管法案成功釋放了一些囚犯,但其實施方式往往不如預期,很多應獲釋放的囚犯仍然受到重重障礙。
在疫情期間,對於許多高風險囚犯而言,《第一步法案》提供了額外的支持,鼓勵更多的囚犯獲得同情釋放。然而,問題仍然存在,包括資金不足、法案的執行力度以及針對囚犯的風險評估工具的公平性等。
許多倡導者擔心,儘管法案初步取得的成功能夠改善現狀,但未來推進必要的改革仍將面臨重重困難,因為許多與會者可能會對新措施表示反對。
在改革過程中,如何確保所有囚犯都能公平受益,更是我們未來需要考量的問題。
隨著《第一步法案》的實施,社會大眾對於刑事司法改革的關注日益增強。這項法案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到未來的法制進程。在這場改革中,我們不禁要思考:在追求正義的道路上,是否有足夠的空間讓每一個人都能獲得應有的機會和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