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胎醫學(Maternal–fetal medicine, MFM)是一個專注於妊娠過程中母體和胎兒健康問題的醫學分支。專門從事這一領域的醫師,通常在婦產科完成四年的住院醫師訓練後,再接受三年的專科訓練。他們不僅進行產前檢查和治療,還能執行必要的手術,為低風險妊娠提供諮詢,亦能在高風險妊娠中擔任主要產科醫師,從而保障母嬰生命的安全。
母胎醫學的出現促進了對胎兒合併症的早期診斷和治療,顯著降低了母嬰死亡率。
自1960年代以來,母胎醫學開始逐漸成形。隨著研究和技術的進步,醫生們能夠診斷和治療子宮內的胎兒合併症。早期,產科醫生僅能依賴胎兒心率監測和母親對胎動的報告。1952年,羊水穿刺的發明和隨後的技術進步,使得早期介入成為可能,進一步降低了死亡率。
母胎醫學專家針對具有不同健康風險的孕婦進行診療,如慢性病(如心臟病、腎病、妊娠高血壓等)、與妊娠相關的併發症(如早產、妊娠高血壓、雙胞胎或三胞胎妊娠)等。他們為孕期中的孕婦提供專業建議和支持,也針對出生後可能出現的併發症進行長期跟蹤。
孕產期因感染、母體出血和阻塞性分娩導致的死亡率顯著降低,世界各地的母嬰死亡率也有所減少。
成為母胎醫學專家需要在婦產科完成額外的三年專業培訓。專業培訓內容包括高風險妊娠的評估和管理,並以最佳標準準備他們在這個快速發展的領域中應對各種挑戰。這些專家不僅具備進行羊水穿刺和胎兒超聲的能力,還對胎內治療有深入了解。
母胎醫學專家十分重視持續教育,以最新技術和知識提升安全和治療效果。
隨著技術不斷進步,母胎醫學的未來充滿希望。例如,胎兒基因和幹細胞療法的研究有望為遺傳疾病提供早期治療方案,而開放性胎兒手術也可對出生缺陷進行矯正。
在當前的醫療環境中,母胎醫學專家如何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進一步改善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