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系膜附著炎的診斷挑戰:如何區分它與闌尾炎?

腸系膜附著炎(Epiploic Appendagitis,簡稱 EA)是一種不太常見、良性且自限性的炎症過程,影響腸系膜附著物。這些附著物是附在大腸表面的脂肪小囊,偶爾會因為扭轉或靜脈栓塞而導致急性發炎。雖然其症狀與急性闌尾炎、憩室炎或膽囊炎相似,但腸系膜附著炎的診斷往往受到挑戰,可能會導致誤診。

腸系膜附著炎的典型症狀包括劇烈的腹痛,位置可能在左下、右下或中央腹部,患者有時會伴隨噁心與嘔吐。

症狀與徵象

腸系膜附著炎通常發生在40至50歲的患者中,以男性為主。這種病症容易被誤診,因為它的症狀及痛感類似於憩室炎,而憩室炎的痛感通常為左側下腹部的均勻性疼痛,並伴隨噁心、發燒及白血球增多。不同於憩室炎,腸系膜附著炎患者一般不會報告排便習慣的變化,但有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便秘或腹瀉的情況。

該病症的急性發作通常伴隨著強烈的腹部疼痛,疼痛可能在排便或排尿時特別劇烈。這是因為排便或排尿時,加重了病變的牽拉作用。

診斷的挑戰

由於腸系膜附著炎較為罕見,其診斷往往會面臨挑戰。初步的實驗室檢查通常顯示正常,但通常通過腹部CT掃描來排除更嚴重的病症時,腸系膜附著炎可能會被偶然發現。CT掃描所顯示的特徵包括2至4厘米的橢圓形脂肪密度病變,周圍伴隨炎症,與憩室炎的發現對比,結腸壁通常是未改變的。

「腸系膜附著炎的痛苦通常不會伴隨發燒、嘔吐或白血球增多。它的痛感通常集中在右下腹或左下腹。」

鑑別診斷

腸系膜附著炎的症狀可能與其他疾病如油膩組織壞死(Omental Infarction)及憩室炎混淆。油膩組織壞死與急性腹痛有關,尤其是右下腹的疼痛,而憩室炎的症狀則包括嘔吐、發燒及白血球數量上升等現象。特別是當憩室炎的炎症擴散至腸系膜附著物時,可能會增加診斷的難度。

「油膩組織壞死的典型CT發現為一個孤立的大型非增強性油膩團塊,通常位於右下腹,對於一名患者的正確診斷至關重要。」

管理與治療

腸系膜附著炎的治療通常採用保守治療方式。患者可透過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s)來緩解症狀。儘管腸系膜附著炎是自我限制的病症,理論上可在兩周內自行解決,但在責任醫療下,仍需對患者進行必要的指導與安撫。

根據最近研究,腸系膜附著炎的發生率與肥胖、腹股溝疝及不熟悉的運動活動有關,這些因素可能會促進病症的發展。

結語

隨著腹部CT掃描的廣泛應用,腸系膜附著炎的診斷越來越受重視,但由於其症狀的相似性,誤診依舊頻繁。在腸系膜附著炎與其他腹部疾患之間找到明確的診斷界限,確實是一項艱巨的挑戰。你是否在醫療過程中遇到過類似的診斷困境呢?

Trending Knowledge

左下腹的刺痛:這是腸道問題還是更嚴重的疾病?
無論是偶然的腹痛還是持續的困擾,腹部不適總會引發人們的擔憂。而當疼痛位於左下腹時,患者可能會猜測這是腸道問題,例如腸道炎症,或是其他更嚴重的疾病。這正是「腸系膜附加症」——一種比較少見卻引發上述症狀的疾病就在這裡可能崭露頭角。 <blockquote> 腸系膜附加症是一種良性且自限性的炎症過程,通常影響腸道附近的脂肪組織,導致局部的刺痛感,尤其是在腹部左側
你知道嗎?腹部的脂肪囊如何引發劇烈疼痛?
腹部疼痛是許多人都經歷過的徵狀,而引發這種疼痛的原因有很多。然而,最近發現的一種狀況——脂肪襞發炎(Epiploic Appendagitis, EA)正受到越來越多關注的。這種不常見的、自限性的炎症過程,可能會在急性疼痛的驅使下,引發許多健康問題。 <blockquote> 脂肪襞是位於大腸表面的小脂肪囊,它的炎症可能導致劇烈的腹痛。
腹部神秘疼痛的真相:什麼是腸系膜附著炎?
腸系膜附著炎(Epiploic Appendagitis, EA)是一種不常見的良性自限性發炎過程,主要影響腹腔中的腸系膜附著物。這種情況經常被診斷為其他腹部疾病,如急性闌尾炎或憩室炎,因此對於患者來說,診斷過程可能是相當困難的。腸系膜附著物是附著在結腸和直腸表面的小脂肪囊或指狀突起物,其發炎通常因為扭曲或靜脈血栓形成而引起。 <bloc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