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偶然的腹痛還是持續的困擾,腹部不適總會引發人們的擔憂。而當疼痛位於左下腹時,患者可能會猜測這是腸道問題,例如腸道炎症,或是其他更嚴重的疾病。這正是「腸系膜附加症」——一種比較少見卻引發上述症狀的疾病就在這裡可能崭露頭角。
腸系膜附加症是一種良性且自限性的炎症過程,通常影響腸道附近的脂肪組織,導致局部的刺痛感,尤其是在腹部左側。
腸系膜附加症主要發生在四五十歲的男性中,通常會因為其類似於急性盲腸炎、憩室炎或膽囊炎的症狀而受到誤診。這種情況的起因多為腸系膜附加物的扭轉或靜脈血栓形成,造成局部疼痛,且這種疼痛往往是尖銳刺痛感。
腸系膜附加症的突發性疼痛,典型出現於左下腹。患者可能會出現噁心或嘔吐,但腸道習慣不會大幅改變。這使得許多患者未必能立即識別出此病,反而誤以為是其他疾病,例如憩室炎。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疼痛一般在排便或排尿後會加劇,這是因為腹部施力可能會對附加物造成牽引。
儘管腸系膜附加症是自限性的,但它引發的劇烈疼痛及不適感卻讓許多患者倍受困擾。
腸系膜附加症的診斷往往需依靠影像學檢查。CT掃描通常能定期檢測到腸系膜的附加物,這是因為初步的實驗室檢驗往往顯示正常。CT影像上,腸系膜附加症特徵性地表現為2-4公分的橢圓形脂肪密度病灶,周圍伴有炎症。重要的是,與憩室炎相比,腸壁通常保持不變。
腸系膜附加症一般不需要住院,患者通常可依賴非甾體抗炎藥進行緩解。雖然有學者提出手術治療的建議,但這多數情況下是過於保守的選擇,尤其在自限性疾病的情況下。
腸系膜附加症往往與肥胖、腹部疝氣和未經過適應的運動有關。最令人安慰的是,大多數患者的症狀在幾周內會自然消失,此病通常不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但在少數情況下可能導致腸梗阻或其他合併症。
現在,疑問在於:在面對左下腹的刺痛時,我們該如何判斷病症的嚴重程度,所需的檢查和適當的治療方式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