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狗和貓的口腔中,隱藏著一種叫做Capnocytophaga canimorsus的細菌。雖然它是這些寵物正常的口腔微生物組的一部分,但對於人類卻可能造成嚴重的健康威脅。該細菌的傳播方式包括咬傷、舔舐或與動物的近距離接觸。雖然健康個體感染的機率較低,但在存在某些預存健康問題的人中,它能引起相當嚴重的疾病。因此,了解這種細菌的傳播與病因,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
Capnocytophaga canimorsus最早於1976年被發現,引起了人們對其潛在危害的關注。感染病例遍及全球,顯示出這種細菌的普遍性和危險性。
這種細菌在正常情況下在健康個體中並不具威脅性,但研究顯示,它對中老年人、以及有免疫系統低下情況的患者尤為危險。據估計,美國每年約有450萬人遭遇狗咬,而這其中的一小部分會隨之出現Capnocytophaga canimorsus
感染的症狀。根據資料,若該細菌在未及時診斷及治療的情況下進入血液,即便是健康的年輕人也可能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
Capnocytophaga canimorsus是一種厭氧、厭氧發酵的革蘭氏陰性細菌。該細菌通常以1-3微米的長度存在,在培養基上生長緩慢,且需要特定的培養條件,這使得其診斷變得困難。該細菌對於鐵的需求相當高,這意味著某些健康狀況下的患者(如脾切除患者或酗酒者)更容易成為其宿主。由於C. canimorsus的生長需要特定培養基,在大多數常規培養後,其菌落會在48小時內才開始顯現。
由於該細菌不容易被偵測,對於醫生來說,了解病人是否接觸過犬類或貓類是一項重要的診斷工具。
某些群體明顯面臨著更高的感染風險,例如接觸犬類或貓類的獸醫、養殖者及寵物主人。尤其是對於脾切除患者、酗酒者及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來說,他們因為體內鐵含量增加而吸引了這種細菌的潛在威脅。文獻記載顯示,C. canimorsus的病例中,約有24%的感染者呈現出酗酒的背景,而33%針對脾切除患者,致使其在面對感染時,突然出現重症。
在接觸後1至8天內,感染者可能會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症狀,從輕微的流感症狀到嚴重的敗血症。有些患者會表現出發熱、嘔吐、腹痛等不適,幾乎所有人都會表現出疲倦與頭痛。若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末期敗血症等致命症狀。
立即清洗由犬類或貓類所導致的傷口是保護自己免受C. canimorsus感染的有效方法。
對於感染者,立即尋求醫療幫助並可能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療,例如青黴素G、ampicillin等都是針對此細菌的有效藥物。然而,由於部分菌株對某些抗生素存在抗藥性,因此早期的診斷和適合的抗生素應用至關重要。
Capnocytophaga canimorsus在感染過程中顯示出強大的免疫逃避機制。研究發現該細菌能在巨噬細胞中存活,這使得它能夠避免被宿主的免疫系統識別與清除。這些生物學特性讓我們對這個細菌的危險性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在當今的生活中,與動物接觸是常見的現象,但隨之而來的風險也不容忽視。你是否曾經想過,與心愛的寵物相處的同時,潛伏在口腔中的細菌可能對健康造成何種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