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狗的普及,狗咬傷事件成為現代生活中頗為常見的事故。然而,與之而來的,或許是一種鮮為人知卻潛藏危機的細菌感染——Capnocytophaga canimorsus。這種細菌雖然在人類口腔中很少見到,但卻是許多犬隻口腔中的共生細菌,一旦發生犬咬傷,年長者面臨的風險可謂大幅上升。
Capnocytophaga canimorsus是一種變厭氧性革蘭氏陰性桿菌,通常在人類健康的個體中不會造成問題,但對於存在其他健康問題的個體卻可能構成致命威脅。
Capnocytophaga canimorsus主要透過犬貓的咬傷、舌舔及接觸傳播。感染後,潛伏期可從幾天到幾週不等,大多數症狀會在接觸後的第二天顯現。症狀包括發燒、嘔吐、腹痛和意識模糊等,最嚴重者可導致全身敗血症及多重器官衰竭。
根據數字統計,每年美國約有470萬人會遭受狗咬傷,而其中絕大部分受害者是中老年人。實際上,根據研究數據,約有60%的C. canimorsus感染者年齡在50歲及以上。這是因為年長者的免疫系統相較年輕人較為脆弱,容易受到感染。
老年人,由於更頻繁地接觸寵物且存在潛在的健康問題,因此更容易受到C. canimorsus的侵襲。
年長者因年齡增長,免疫系統的功能會下降,對於細菌感染的防禦能力大大降低。特別是對於曾經接受脾臟切除手術的患者,他們的免疫反應進一步受到削弱,容易遭受嚴重感染,且死亡率顯著高於其他患者。
診斷C. canimorsus感染的難度在於其生長緩慢,且診療過程中往往需要對比患者近期的動物接觸歷史。通常,抗生素療法可有效對付該細菌,但若延誤就醫,則可能導致病情惡化。
及時清理咬傷處,以及在醫療機構接受抗生素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治癒率。
避免接觸不明來源的寵物以及小心處理犬咬傷極為重要。衛生習慣及定期檢查寵物的健康狀況都是有效的預防措施。同時,對於有相關高危症狀的老年人,應及早就醫進行檢查。
隨著老年人群體的增長,C. canimorsus感染的風險亦相應增加。了解其危害及預防措施,是保護我們身邊長者的重要一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增強對這一隱秘病原的認識,以降低其帶來的潛在危機。我們該如何更好地保護這些高風險人群,從而減少感染的發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