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層石墨烯是一種特殊的材料,由兩層石墨烯組成。這種材料自2004年首次報導以來,已經成為材料科學和應用物理領域中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研究人員發現,雙層石墨烯的結構對其電子特性有重大的影響,這不僅改變了該材料的基本行為,同時也開啟了潛在的新技術應用,例如在電子器件和能源存儲設備中。
雙層石墨烯最常見的結構形式為AB或伯納利堆疊,其中一半的原子位於下層石墨烯六邊形中心之上,而另一半則恰好對齊於下層的原子。相對於AA堆疊結構,AB堆疊結構的穩定性更高,並且其電子性質也有所不同。
研究表明,AB堆疊結構的結合能量高達17.7(9) meV每個原子,而AA堆疊則為11.5(9) meV每個原子,這意味著AB堆疊結構更加穩定,進而影響其電子傳導性。
雙層石墨烯的帶隙為零,呈現類似半金屬的性質。然而,研究顯示通過施加電場,可以為雙層石墨烯引入可調的帶隙。這一理論在2009年得到了實驗驗證。這樣的帶隙調控不僅提升了雙層石墨烯在電子器件中的應用潛力,還使得對其在量子器件中的應用呈開放態度。
2014年,研究人員確認在雙層石墨烯中出現了較為複雜的電子態,尤其是分數量子霍爾效應,並顯示可以通過電場進行調控。這些發現對於未來在拓撲態材料以及量子計算中應用雙層石墨烯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在2018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小組發現當雙層石墨烯的旋轉角度調整為1.1°時,會出現超導性,這一發現挑戰了科學家對石墨烯應用的想象。這也引發了「扭曲電子學」的研究熱潮,對於未來開發新型電子器件具有革命性影響。
Jarillo-Herrero表示,未來可以「想像利用石墨烯製作可開關的超導晶體管,這樣的技術將帶來許多量子器件的新可能。」
雙層石墨烯的高導電性和低帶隙特性使其非常適合用於場效應晶體管(FET)和隧道場效應晶體管中。此外,其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也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雙層石墨烯的結構可顯著增強鋰離子的擴散,使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效率得到提升。
雙層石墨烯的發現和研究不僅促進了材料科學的發展,也為新型電子器件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應用潛力。隨著對雙層石墨烯研究的深入,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多意想不到的應用。你是否能想象到,未來的科技會如何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