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癌(Carcinoid tumors)是一種生長緩慢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源於神經內分泌系統的細胞。它們大多數的患者在生活中並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症狀,通常是在進行其他原因的手術時偶然發現。然而,一旦發展為類癌綜合徵,則可能導致多種症狀,包括心臟病變。
類癌腫瘤約有10%會分泌過多的荷爾蒙,尤其是血清素,這會影響到心臟健康。
類癌腫瘤最常見的部位是在小腸,特別是迴腸,此外,也會發現在盲腸和直腸。這些腫瘤的生長速度相對於其他惡性腫瘤而言較慢,因此許多患者在疾病早期並不會出現任何不適。然而,當這些腫瘤開始轉移至其他器官,尤其是肝臟時,就可能會觀察到類癌綜合徵的出現,並且有49%的患者會伴隨心臟病變的併發症。
類癌綜合徵的症狀包括面部潮紅、腹瀉以及心臟瓣膜疾病,這些都與腫瘤的分泌物有關。
類癌綜合徵是由腫瘤釋放過多的血清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質導致的一系列症狀。這些症狀包括皮膚潮紅、腹泻、支氣管收縮和右心室瓣膜病變等。血清素會促進心臟肌肉細胞的增殖,進而引起三尖瓣疾病,這便是類癌綜合徵與心臟病之間的直接聯繫所在。
雖然大多數患者在其一生中不會因類癌腫瘤而受到影響,但仍有少數患者會發展出類癌綜合徵,通常是因為腫瘤的數量增多或轉移。某些胃腺類癌在低胃酸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這與慢性病如哈希莫多甲狀腺炎或惡性貧血等條件有關。
約有5名男性中有1名會因類癌腫瘤引發綜合徵,而其中50%將會涉及心臟問題。
對於類癌腫瘤,手術為首要的治療方式。如果腫瘤已經轉移至肝臟,通常被認為無法治癒,則可以利用放射藥物進行治療,以抑制腫瘤增長並延長病人生命。化療對於類癌腫瘤一般效果不佳,通常不被推薦使用。
患者的症狀管理也很關鍵,類似於生長抑素類似物(Octreotide 或 Lanreotide)可以幫助減少內分泌分泌活動,並能夠對腫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隨著對類癌及相關心臟病變的研究不斷深入,醫療界對於這些症狀的理解和管理將持續改善。此外,如何將這些知識應用於臨床實踐,幫助更多的患者獲得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將是未來的重要方向。
當思考為何類癌綜合徵影響少數患者,但與心臟病變卻存在密切聯繫時,我們是否應該重新審視我們對待這種疾病的態度和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