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ir–Torre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自體顯性癌症綜合症,通常被視為HNPCC(Lynch症候群)的一種類型。患者容易發展出大腸、泌尿生殖系統的癌症以及皮膚病變,例如角化肉芽腫和皮脂腺腫瘤。與此病症相關的基因包括MLH1和MSH2,最近的研究顯示MSH6也可能與此症有關,這些基因都參與了DNA的錯配修復。
Muir–Torre症候群的特徵包括:
「阿姆斯特丹標準經常用於診斷Lynch症候群和Muir–Torre症候群。」
阿姆斯特丹標準包括以下幾項:
Muir–Torre症候群的根本原因在於基因突變,與MLH1和MSH2基因的缺陷有密切關聯。這些基因負責DNA錯配修復的生成,因此突變會提升癌症發展的風險。許多擁有皮脂腺腫瘤且存在MSH2和MLH1突變的患者,其實並不一定被診斷為Muir–Torre症候群。為了提高檢測的正確性,梅奧診所開發了Muir–Torre症候群風險評分系統,旨在改善免疫組化檢測的陽性預測值並降低假陽性率。
「梅奧風險評分系統根據多項特徵進行評分,得分2或以上則具有高度陽性預測值。」
此系統的評分包括:
與Muir–Torre症候群最常見的內部惡性腫瘤包括:
Muir–Torre症候群的常見治療方式是口服伊索特列醇。該藥物已被證實可以預防腫瘤的發展。Muir–Torre症候群患者在癌症篩查上應遵循相同的嚴謹標準,包括定期和早期的結腸鏡檢查、乳腺X光檢查、皮膚病學評估及腹部和骨盆的影像檢查。
Muir–Torre症候群的發生率在Lynch症候群患者中相對較高,約14%的家庭和9.2%的個體都受到影響。該病症涉及的兩個主要DNA錯配修復(MMR)蛋白是hMLH1和hMSH2,與大多數結腸和泌尿生殖道癌症的發展有關。
該症候群以Edward Grainger Muir和Douglas P. Torre命名。Muir在1960年代注意到一位患者身上出現多個角化肉芽腫,隨後又發展出多種內部惡性腫瘤。Torre是一位來自紐約的皮膚科醫生,他在紐約皮膚病學會上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直到1980年代,克雷頓大學的亨利·T·林奇才將該症候群與Lynch症候群之間的聯繫引起廣泛關注。
Muir–Torre症候群並不僅是個別的皮膚病變,它可能暗示著更深層次的健康問題。我們能否透過這些早期的症狀來及早預防更嚴重的疾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