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重力的環境下,太空旅行者面臨著一種讓人苦惱的生理反應,這就是太空適應症候群(Space Adaptation Syndrome,簡稱SAS)或太空暈船。根據研究,大約一半的宇航員在進入太空時都會經歷這種情況,這對他們的任務執行造成了不小的挑戰。
太空暈船並不是簡單的晕动症相似,它的症狀與地面上的運動暈眩正好相反。在太空中,宇航員的視覺系統與前庭系統的感知往往出現不一致,導致暈眩與噁心的感覺。
太空暈船的症狀對宇航員的表現有著顯著影響,影響其操作能力、降低情境意識,並威脅到航天任務的安全。在太空環境中,失去肌肉質量使得宇航員在返回地球時動作困難,這可能導致在緊急情況下快速撤離的難度增加。此外,在微重力環境中的骨質流失和水分不足可能會引發腎結石,這樣的疼痛若在關鍵時刻發作,可能導致出現危險的情況。
科學家指出,我們的身體並不具備適應零重力的先天條件。檢測某人對太空的反應時,無法預測他是否會出現暈船,有些人即使在車輛上經常感到不適,但進入太空則不會受到影響。
當視覺和前庭系統報告的不一致時,容易導致噁心和其他失調的症狀。這種現象根據當代感官衝突理論進行解釋,即當前庭系統和視覺系統的感知出現不協調時,便會引發運動暈眩等不適症狀。新的研究強調了「邊緣系統」在整合感覺信息和長期記憶中的重要性,並可能成為理解太空暈船的關鍵部分。
根據《Science Daily》的報導,「重力在我們的空間定向中起著重要作用,重力的變化促使我們的生理系統進行調整。」
雖然當前有一些運動暈眩藥物,但在太空任務中,宇航員通常選擇讓身體自然適應,以避免藥物副作用的影響。通常在進行太空適應時,使用透皮止吐貼片作為輔助措施,以防止在太空服內嘔吐而遭遇危險。
從歷史上看,第一位在太空中嘔吐的人是蘇聯宇航員Gherman Titov,這個歷史紀錄讓人警覺到太空暈船的惡劣影響。
儘管太空屈抗的經驗可以試圖找到一些緩解方法,但預測人們是否會在太空中感到不適仍然是一個挑戰。未來的太空任務中,宇航員的訓練和適應將變得愈發重要,如何有效地管控這些生理反應將成為航天醫學的核心問題之一。
當我們面對太空探索的無限可能時,這些生理挑戰是否會成為我們通往星際旅行的障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