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特海德時期的種族身份:印度裔南非人如何尋找自己的定位?

印度裔南非人,意指源自於被雇用為契約勞工的印度人及自由移民,他們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來到南非。大多數印度裔南非人聚居在德班,使其成為世界上印度裔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由於種族隔離政策的影響,印裔(即亞洲人)在南非被視為一個獨立的種族群體。在南非的殖民時期,印度人與黑人同樣遭受著白人少數族裔的壓迫,兩者在政治權力上均被邊緣化。

在阿帕特海德時期,印度裔南非人被法律明確劃分為獨立的種族群體。

隨著時間的推移,政治覺醒的印度裔南非人開始尋求表達他們的文化遺產和當地的根基。許多人開始自我認同為「非洲人」、「南非人」和在必要時使用「印度裔南非人」這一標籤。種族身份的建構由內部的政治運動與阿帕特海德政府共同促成,這些運動試圖在面對歧視的情況下,鞏固各印度民族之間的支持。儘管印度裔南非人已在南非生活超過150年,並自1961年起被官方承認,但他們有時仍被視為外來者,並必須不斷證明自己是南非的合法一員。

歷史

契約勞工與乘客印度人

現代南非印度社區主要起源於自1860年起抵達南非的印度人。首批342位印度勞工乘坐特拉羅號從馬德拉斯出發,之後還有其他船隻。他們作為契約勞工被運送到納塔爾省的甘蔗種植園工作,整個過程持續了五十年,共有約20萬名印度人抵達南非。

契約勞工的待遇極為惡劣,有許多人在合約到期后返回印度,並向當地政府反映滯留南非的印度人遭受的虐待。

這些契約勞工通常講泰米爾語、泰盧固語和印地語,而大多數是印度教徒。隨著契約期的結束,許多未返回印度的勞工逐漸在納塔爾建立了穩固的社會經濟地位。

早期的歧視(1860–1910)

印度人在南非各地遭受不同程度的歧視。以納塔爾省為例,1888年印度人被迫持有通行證;而在德蘭士瓦,南非共和國政府頒布了針對印度人的歧視法律,禁止他們在採礦業工作的權利。這種普遍的歧視政策僅在南非聯邦成立後才有所改變,但歧視根深蒂固。

種族隔離時期(1948–1994)

1949年的德班騷亂是一場針對印度人的暴力事件,造成142人死亡,大量財產受到摧毀。種族隔離法案不斷迫使印度人成為住在專屬的印度市鎮並限制他們的流動性。即便如此,印度裔南非人在反對種族隔離的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且在後來的南非政治中逐漸占據了一席之地。

在南非的種族隔離結束後,印度裔南非人獲得了平等的政治與社會地位。

許多印度裔南非人積極參與反抗運動,並在後來的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他們在非洲國民大會中佔有一席之地,成為新南非政治生態的一部分。儘管在種族身份上仍存在一些挑戰,印度裔南非人仍繼續推進文化的融合與認同。

後種族隔離時期的挑戰

在後種族隔離時期,一波新的南亞移民潮也開始湧入,包括來自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的移民。這些新的移民通常不視為是印度社區的一部分,卻在傳統的印度地區居住。這造成了身份認同上的一些模糊性,讓許多人開始重新思考何謂「南非印度人」。這些挑戰與機遇交織,成為了今天印度裔南非人所面臨的現實。

在經歷了數個世代的種族歧視與身份掙扎之後,印度裔南非人正努力在多元的社會中尋找自己的位置,他們的故事是否能啟發其他尋求身份認同的群體呢?

Trending Knowledge

甘地的抵抗運動:他在南非如何激發印度社區的團結?
在南非,印度社區的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尤其是在1860年後,隨著大量印人作為契約勞工抵達,這個社會群體逐漸形成。甘地,這位未來的獨立運動領袖,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開始了他的事業。他的抵抗運動不僅是反抗殖民壓迫的行為,更是在南非激發印人社區團結的重要契機。 甘地初至南非的背景 甘地於1893年首次踏上南非的土地,其來意是幫助一位印度商人處理法律糾紛。然而,他很快便體會到了當地印
從1860年開始的印度移民潮:他們如何改變南非的面貌?
印度南非人是指那些源自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從英屬印度到達南非的契約勞工和自由移民。他們的到來不僅促進了南非的經濟,也深刻影響了當地的文化格局。以德班為例,這座城市擁有南非最大的印度族群居住,這使得德班成為世界上非國境內,印度族裔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blockquote> 由於種族隔離政策的影響,印度裔南非人被視為南非的獨立種族群體。 </blockquo
印度裔南非人的驚人歷史:他們如何成為南非的重要組成部分?
印度裔南非人是指那些來自英屬印度的契約勞工和自由移民的後裔,他們在19世紀晚期至20世紀早期抵達南非。大多數印度裔南非人居住在德班及周邊地區,使該市成為全球最大的印度裔人口集中地之一。由於種族隔離政策,印度裔(通常與亞洲人同義)被視為南非的一個種族群體。 種族認同 在殖民時代,白人少數族裔掌控了南非的大部分政治權力,印度裔南非人在社會上與黑人一樣被賦予低下的社會地位。在1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