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管理(Facility Management, FM)是一門專業學科,專注於空間、基礎設施、人員和組織的使用協調。這一領域的核心功能在於確保物理資產和環境的管理有效、有序,以滿足使用者的需求。透過整合維護、安全性、效率和舒適性,設施管理幫助組織在建築環境中達成其目標。
設施管理被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定義為一個組織功能,整合人員、場所和流程,旨在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及核心業務的生產力。
設施管理的概念起源於1960年代,最初主要與IT系統管理相關。當時,IBM的創始人羅斯·佩羅(Ross Perot)提出了這一術語,用以描述網絡管理和支持服務的整合。隨著時間推移,這一領域逐漸發展,包含更廣泛的建築和運營管理元素。1979年,由赫爾曼·米勒公司主辦的會議上,設施管理被認為是戰略性組織規劃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後,設施管理研究所(Facility Management Institute, FMI)在密西根州安娜堡市成立。
設施管理的範疇涵蓋多學科的商業功能,以平衡設施和服務的需求與供給。根據ISO 41011的定義,『設施』包括所有支援組織的有形資產,例如不動產、建築、基礎設施和IT服務等。根據ISO 41001:2018的管理框架,這些原則的實施有助於提升工作環境的品質和生產力。
設施管理是協調物理工作場所與組織人員和工作的實踐,融合商業管理、建築學及行為和工程科學的原則。
根據國際設施管理協會(IFMA),設施管理的關鍵能力涵蓋了領導與戰略、運營與維護、財務與商業、環境保護與可持續性等十一項能力。這些能力確保了設施管理在組織內的戰略地位,並不斷面對創新與發展的挑戰。
設施經理負責跨業務功能的運作,他們的首要任務是確保人員的安全和健康。設施經理的工作需要在戰略和戰術兩個層面上進行:一方面要幫助客戶理解其決策對空間、服務和業務風險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確保所居環境的運行高效和具費用效益。
設施管理部門必須識別、分析、評估、控制和管理與環境和安全有關的眾多議題。未能妥善處理這些議題,可能導致工作場所不健康的環境,員工的生病、受傷、企業的損失或法律訴訟等一系列後果。
火災威脅是潛在的高風險事件,設施管理部門需要設置完善的消防器材維護和檢查制度,以確保生命安全和財產的完整。
設施管理部門負責員工及業務的安全,這涉及到保安硬體的維護以及其他複雜的安全安排。
定期的維護和檢查工作是確保設施安全有效運行的必要措施。這類工作通常透過電腦輔助設施管理系統(CAFM)來進行計畫。建築維護涵蓋了所有必要的預防性和修復性工作,這包括了從油漆到管道、從玻璃到磁磚等各類工序,以確保建築物的持久性和功能性。
清潔工作常在商業營運後進行,但也需單獨安排工作以確保公共區域的整潔。這包括了定期的清潔、耗材的補充和快速反應服務。
所有組織應制定業務連續性計畫應對火災或重大故障,確保業務能迅速恢復。設施管理部門在必要時需要協助將業務恢復至指定地點。
許多組織的辦公室布局需經常調整,這一過程稱為『更動率(churn)』,設施管理部門通常使用電腦輔助設計系統(CAD)來進行這些調整,確保符合商業需求及法規要求。
自2009年以來,全球FM贊助的『世界設施管理日(World FM Day)』,旨在慶祝和認可設施管理專業人士的貢獻,強調他們在推動可持續性、創新和運營卓越方面的作用。
設施管理的重要性隨著組織運營的複雜性與日遞增,在這樣的背景下,您認為設施管理未來會面臨哪些挑戰與機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