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城市戰鬥環境中,對於作戰策略的要求變得愈加複雜。隨著城市結構日益多元且密集,傳統的作戰方式已無法有效應對多層次、多方位的威脅。因此,3D戰術立方體的概念應運而生,為軍事指揮官提供了新的思維框架來應對這一挑戰。
「在城市作戰中,立體空間的運用是提升戰術效率的關鍵。」
3D戰術被定義為「在地面和城市行動中,關注地面以上和以下空間的戰術」。這一概念相較於傳統的二維戰術,增加了垂直維度的考量,使得戰術分析能夠捕捉到更全面的戰場信息,並且是在應對有大量人群的城市環境中至關重要的。
意大利軍事理論家朱塞佩·費奧拉萬佐(Giuseppe Fioravanzo)首次在海軍戰爭史中提出了3D戰術的概念,隨後該理論逐漸擴展到陸地作戰中,特別是城市戰鬥的複雜性。
3D戰術模型源自於「球形安全」的概念,這是一種強調全方位防衛的戰術思維。它不僅強調了在城市作戰中對於上下空間的全面了解,同時也指出,采取「垂直而非水平包圍」的策略提供了更多的資訊迷惑性,從而增加戰術靈活性。
「立體的城市戰場對全方位安全提出了高要求,這需要從多維度進行戰術思考。」
3D戰術立方體是一種可視化工具,用於定義戰術空間。該立方體不僅考慮了地面空間,還涵蓋了地下空間及更高的空中領域,透過立方體的為城市空間的重疊,指揮官能夠更直觀地掌握戰場態勢,尤其是在商業地區等高密度地段中。
在3D戰術的範疇內,蜂群戰術被認為是重要的戰術方式之一。這一戰術重點在於了解如何利用多個單位從不同方向同時攻擊目標,並對城市環境中不同樓層進行有效的打擊。這需要對信息戰和指揮與控制(C2)進行深入分析,以確保各單位之間的協作。
3D戰術的發展得益於多種相關概念,尤其是空域戰鬥和同時戰術行動的理論。這些概念幫助列明在三維作戰中,對於即時空域的動態分析至關重要,這也成為現代城市戰鬥中的核心需求。
「在戰鬥管理中考慮三維的友軍空域,能夠確保整個戰鬥空間的連續評估。」
近年來,地理信息系統(GIS)的發展為3D戰術的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支持。這種「環顧四周」的方法,能夠幫助指揮官在多維環境中把握戰術機會,有效穿透傳統所謂的「戰場迷霧」。
3D戰術的概念在英國和美國的消防隊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形成了一種更為清晰的3D消防戰術方法論,這在城市環境中拯救生命和財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3D戰術的引入使得城市作戰變得更加靈活高效。然而,這也意味著戰術決策者需要具備更高的空間思維能力,並善於運用新技術來供應其戰術判斷。在這個不斷演變的戰鬥環境中,我們應該如何持續改進我們的戰術思維,以適應未來的挑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