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斯伯格到自閉症:這些變化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在過去十年中,對自閉症的診斷標準和分類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其中一個引人注目的轉變是「高功能自閉症」這一術語的使用減少,這在醫療界引發了廣泛討論。這一現象的背後原因何在?

高功能自閉症(HFA)本來是用來描述那些智力正常但在社交互動和溝通上存在困難的自閉症患者。這些個體通常言語流利且智力水平至少在平均水平,但他們的特徵卻包括重複性的行為模式以及情緒表達的困難。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醫療專家和自閉症患者呼籲停止使用這一術語,因為它過於簡化,無法真實反映一些自閉症患者所面臨的挑戰。

「高功能自閉症」這一術語在過去的使用方式與阿斯伯格綜合症非常相似,而後者在當前的診斷標準中已被淘汰。

在美國精神病學會的診斷與統計手冊(DSM)及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疾病分類(ICD)中,都未將HFA列入正式診斷範疇。相對的,最新的DSM-5-TR對自閉症進行了分級,根據支持需求的不同分為三個級別。其中,自閉症1級的需求相對較少,最接近於「高功能」的概念。

HFA的特徵

心理學家對高功能自閉症的定義主要集中在言語和語言能力的發展延遲上,特別是在三歲之前的發展。與此同時,阿斯伯格綜合症通常排除語言延遲的可能性。

高功能自閉症的特徵包括:言語推理能力較低,視覺/空間技能較好(如具有獨特的藝術才能),獨立生活能力差,以及對多種事物的好奇心和興趣。

此外,HFA與阿斯伯格綜合症的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同理心的能力,這些患者普遍在與他人互動時表現出一定的社交天真。在性別比例方面,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約為4:1,但在HFA人口中,這一比例有所減少。

共病情況

高功能自閉症患者的共病情況與自閉症相似,雖然智力障礙不包含在HFA的定義中,但約40%至55%的自閉症患者實際上也可能有智力障礙。針對HFA的研究顯示,焦慮障礙、雙相情感障礙、妥瑞症、多動症以及強迫症等都是常見的共病。

多項研究指出,HFA和強迫症在與血清素相關的異常方面有著共同之處。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顯示HFA患者在犯罪人群中相對於普通人口的比例較高。這一現象引發了研究者的深思,部分案例研究將HFA患者的社交天真和缺乏同理心與犯罪行為聯繫起來,這無疑使人們對這一群體產生了新的認識。

結論

隨著對自閉症認識的深入,專家們呼籲尋求更具包容性和準確性的術語來描述不同類型的自閉症。具體而言,HFA這一術語的逐漸消退反映了對自閉症患者複雜性的重新評估,以及對他們所需的支持和理解的重視。面對這樣的變化,精神醫學界及整個社會應該如何調整對自閉症的看法及應對方式呢?

Trending Knowledge

為何高功能自閉症患者的共病問題如此普遍?揭秘其背後的連結!
高功能自閉症(High-Functioning Autism,簡稱HFA)在過去常被用來劃分擁有平均智力卻面臨社交互動與溝通困難的人。然而,這個術語在醫學界及自閉症社群中已逐漸受到質疑,實為簡化思考,並不充分反映一些自閉症患者所面臨的真正挑戰。事實上,HFA從未被美國精神醫學會的《診斷與統計手冊》(DSM)或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疾病分類》(ICD)所收錄,這兩份指導方針定義了精神健康狀況的分類與診
高功能自閉症與犯罪行為之間的神秘關聯:真相究竟是什麼?
近年來,隨著對自閉症譜系障礙(ASD)不斷的關注和研究,有關高功能自閉症(HFA)與犯罪行為的關聯也開始受到社會的重視。高功能自閉症通常指的是智力正常或超過正常水準,但在社交互動及溝通方面仍面臨挑戰的個體。儘管高功能自閉症過去被認為是一個較為簡單的分類,近來卻遭到越來越多專家的質疑,認為這一名稱過於簡化,未能充分反映一些自閉症患者面臨的諸多困難。 <blockquote>
高功能自閉症的隱藏挑戰:你了解哪些不為人知的困難?
高功能自閉症(HFA)這一概念通常用來描述那些在智力上未受損,但在社交互動、溝通以及行為模式上表現出自閉症特徵的人。雖然該術語常被貶為簡化且有失偏頗,實際上,許多患者面臨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困難。 <blockquote> 高功能自閉症的患者往往是口齒伶俐且智力在平均範疇的個體,但他們的生活挑戰卻是隱而不露的。 </blockquote> 高功能自閉症的歷史與定義 高功能自閉症一詞最早是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