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場到榮耀:如何認證戰鬥英勇的“V”裝置背後的歷史?

美國武裝部隊的“V”裝置,是一個金屬製的1⁄4英寸(6.4毫米)大寫字母“V”,其設計包含了飾角。當這一裝置佩戴在某些獎勵勳章上時,可以區分出在戰鬥中表現出英勇的行為與其他情況下的表現。不同軍種頒發的獎勵勳章對“V”裝置的使用規定不盡相同,而這些規範在2017年前也有所區別。

“V”裝置不僅僅是一個標記,它代表著英勇與犧牲的精神,也是士兵勇氣的象徵。

詞源

根據美國國防部的說法,陸軍和空軍稱呼該裝置為“V”裝置,而海岸警衛隊則稱其為英勇裝置。海軍與海軍陸戰隊則稱其為戰鬥區分裝置或戰鬥“V”。 在談到佩戴過“V”裝置的勳章時,通常會提到該勳章是“帶有英勇”的。

歷史

在1945年12月22日,隨著美國陸軍宣布引入“V”裝置,以區分那些因英勇和英雄行為而獲得的銅星勳章。這一創新使得那些在戰鬥中表現出色的士兵,包括空軍飛行員,有了佩戴銅質“V”的權利。早期獲得“V”的退伍軍人可能並不知情,或在大規模退伍潮來襲時未能申請。

在軍隊中,“V”翻轉了如何看待英勇行為的標準,它不僅是一個獎項,更是無數英勇故事的象徵。

1996年,“V”裝置成為公眾目光的焦點,這源於海軍作戰部長傑瑞米・博達(Jeremy Boorda)的自殺事件。他在自殺前,因為媒體報導他佩帶兩枚“戰鬥英勇徽章”而引發了調查,該調查結果顯示他所佩戴的兩枚徽章實際上並未獲得授權。

2011年,國防部修改了獎勵手冊規定,明確地指出在極少數如獲得第二枚榮譽獎章(MOH)的情況下,“V”裝置將取代橡樹葉簇和5⁄16英寸的星來標識額外的獎勵。

“V”裝置不僅僅是裝飾,它應該提醒所有人勇氣的重要性,並表達對獨特服務的尊重。

裝置變更

2017年2月2日,新的銀色和金色“V”裝置被引入,並在9月推出帶有花環的版本,這引發了人們對“V”裝置獲得次數的猜測。根據空軍的制服規範更新,從2019年4月15日起,新的“V”裝置的描述與圖示也得到了明確。

目前,美國武裝部隊的多項獎勵勳章還是具備獲得“V”裝置的資格。根據軍種的不同,陸軍和空軍的“V”通常佩戴在任何銅或銀色橡樹葉簇的右側,而海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則始終把“V”佩戴在服務勳章的中央。

佩戴“V”裝置的軍人,是在告訴世人,他們並非僅僅是一名士兵,他們是英勇的象徵,是不屈不撓精神的代表。

未來的展望

隨著美國武裝部隊對“V”裝置的認可不斷演變,這一獎勵標誌的意義也在不停深化。在未來,如何在更廣泛的社會和軍事背景中理解和推廣“V”裝置的歷史與價值,將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每一枚“V”代表著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這些故事不僅屬於士兵,也屬於每一位關心軍事歷史的人。

人們有沒有想過,這枚小小的“V”背後,實際上蘊藏著如此多的士兵故事與無數的英勇行為?

Trending Knowledge

你知道嗎?美國軍隊如何區分英雄事跡和普通服務的獎勵?
在美國軍隊中,獎勵的區分對於軍人來說至關重要。其中一個獨特的符號便是「V」裝置,這是一個金屬製的1/4英寸(6.4毫米)大寫字母「V」,有著字根的裝飾。當這個裝置佩戴在特定的獎勵上時,可以辨識出該獎勵是因為在戰鬥中展現的英勇或英勇行為,而非因其他情況的表現。 <blockquote> 「V」裝置在美國各軍種之間的使用和佩戴方式有所不同,而且直到2017年,各軍種在授予「V
英雄之光:美國軍隊的“V”裝置究竟有何神秘意義?
在美國軍隊的殊榮中,“V”裝置作為一種特殊的識別標誌,長期以來引發了關於勇氣與榮譽的討論。這個金屬製的1/4英寸(約6.4毫米)大寫字母“V”帶有耳邊修飾,當穿戴於某些獲頒的裝飾徽章上時,便可區分出因戰鬥英勇表現所頒發的獎勵,而非僅僅是出於其他非戰鬥的情況。這一裝置的具體授予與穿戴方式在不同軍種之間各有不同,這也讓這一舞台上的勇者故事更加複雜而深邃。 <blockquote>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