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幼蟲到危機:這種害蟲如何讓你的玉米變得小得驚人?

玉米是世界各地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但它正面臨多種威脅,其中包括一種名為Busseola fusca的害蟲,俗稱玉米莖蠹。這種小型蛾類以其幼蟲形式對玉米作物造成致命損害,極大地影響了農民的收成與生計。

玉米莖蠹的幼蟲通常在玉米或高粱的植物心部取食,隨著成長,牠們會鑽入莖部,造成嚴重的營養和水分流通問題。

玉米莖蠹的成蟲翼展在35到40毫米之間,呈淺棕色,而幼蟲則呈現淺紫色到粉白色,長度可達2.5厘米。這些幼蟲在玉米的生長早期階段即開始取食,導致葉核心出現淺黃色的死葉,最終使整株植物無法再生長,甚至導致死亡。

玉米莖蠹的病徵

當田地裡出現玉米莖蠹時,農民可能會首先注意到玉米新葉上的細小洞孔或“窗戶”。此外,藉由檢查葉子的背面,可見一毫米左右的乳白色或黃白色卵。隨著蟲害日益嚴重,植物的症狀變得更加明顯:

  • 植物變得瘦弱,莖部受損。
  • 妨礙開花,導致死亡的葉心。
  • 莖孔和內部蛀屑的存在,造成營養與水分流失。

如果不加以控制,玉米莖蠹可造成玉米產量下降20%至100%。

這種害蟲的存在,甚至使產出的玉米穗減小30%,影響整年度的收成效益。

防治措施

針對玉米莖蠹的防治策略包括預防和控制方法。早期的栽種可以避免嚴重的蟲害,而氮的應用(如商業產品、肥料或堆肥)則有助於提高作物對侵害的抵抗力。將玉米與非宿主的豆類作物如豇豆輪作也有助於提高土壤的氮含量,防止害蟲在田間累積。

根據贊比亞農業部的建議,收穫後翻耕或鋤地可暴露幼蟲,使其受到天敵和極端天氣的影響。

此外,有機農業者可考慮採用“推拉作物”系統,利用具排斥性的豬豸植物Desmodium和誘捕作物Napier草共同栽種,這樣可將玉米莖蠹從玉米作物中引開。

經濟效益

合適的組合栽種不僅可以增加作物產量,還能改善土壤健康,減少土壤侵蝕。若能充分利用Napier草作為邊界種植,則可進一步吸引天敵並提高土壤肥力。

植物間的互動不僅能有效阻止害蟲,還能提升田間的整體生產力。

控制方法

對於已經受到侵害的作物,加拿大版Yucca樹脂或乾土的應用,並在任何症狀出現之前,在年輕植物的心葉中置入少量的灰燼或乾土,亦是一種有效的控制方法。此外,生物防治的手段,如利用Cotesia flavipes或Xanthopimpla stemmator等寄生蜂來控制玉米莖蠹的數量,也在某些地區取得了顯著成效。

儘管化學防治方法相對成熟,但考量到不同國家對農藥的管理規範不盡相同,農民需根據當前環境選擇合適的防治產品。

玉米莖蠹對農作物帶來的威脅不容忽視,農民們必須採取行動,透過有效的管理和應對措施,來保護自己的產出。若我們能找到更佳的解決方案,是否能終結這種害蟲對玉米產量的破壞呢?

Trending Knowledge

擊退莖蟲的智慧:你知道推拉作物系統有多神奇嗎?
在農業生產中,莖蟲的存在對於玉米和高粱等作物造成了嚴重威脅。這些蟲害不僅影響作物的產量,還對農民的生計構成挑戰。巴索拉蛾(Busseola fusca)是這些莖蟲中的一種,以其強大的繁殖能力和對作物的危害著稱。了解這些害蟲的生活方式以及有效的管理方法將對穩定農作物產量有著重要意義。 巴索拉蛾的特徵與危害 巴索拉蛾是埃塞俄比亞特有的一種蛾類,展翅寬度達35至40毫米,成蟲的
神秘的莖蟲:為何它們會讓農田面臨絕收的危機?
在非洲的農田中,一種名為Busseola fusca的蛾子正悄然威脅著農作物的安全。這種昆蟲被稱為玉米莖蟲,其成蟲在羽翼展開時可達35至40毫米,外形呈淡棕色。當其幼蟲出現,則會讓農民束手無策,因為其對農田的損害程度可能高達100%。這些昆蟲是如何影響農業生產的,讓我們來深入探討。 莖蟲的外觀與生活習性 <blockquote> 這種幼蟲的顏色從淡紫到粉白不等,長
農業的英雄:如何利用天然敵人對抗玉米莖蟲?
在全球農業中,玉米是重要的糧食作物。然而,玉米莖蟲(Busseola fusca)的侵襲對農民造成了重大的挑戰。這種昆蟲的幼蟲會造成大量的作物損失,最嚴重時可達到整田的百分之百損失。隨著對農業害虫危害的認識逐漸加深,農民開始尋求利用天然敵人來控制這一威脅,實現可持續農業發展。 玉米莖蟲的特徵及影響 玉米莖蟲的成蟲有著35至40毫米的翅膀展開,顏色呈淺棕色。當幼蟲孵化出來時,會以葉
玉米的秘密敵人:你知道這種蛀蟲如何摧毀作物嗎?
在玉米田裡,潛伏著一種不易被察覺卻極具破壞力的害蟲——玉米莖蛀蟲(Busseola fusca)。這種蛾類昆蟲普遍分布於非洲地區,尤其是在埃塞俄比亞。它的成蟲翼展可達35至40毫米,雖然外觀是蒼白的棕色,但其幼蟲卻是一種鮮明的紫色或粉白色,有著不容小覷的破壞性。在幼苗階段,幼蟲會侵入玉米的葉心,造成明顯的黃化和枯萎現象,進而影響整個植物的生長。 <blockquote>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