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的農田中,一種名為Busseola fusca的蛾子正悄然威脅著農作物的安全。這種昆蟲被稱為玉米莖蟲,其成蟲在羽翼展開時可達35至40毫米,外形呈淡棕色。當其幼蟲出現,則會讓農民束手無策,因為其對農田的損害程度可能高達100%。這些昆蟲是如何影響農業生產的,讓我們來深入探討。
這種幼蟲的顏色從淡紫到粉白不等,長度可達2.5公分,它們主要在植物的葉心進食,導致葉子變黃並逐漸死亡。
隨著幼蟲的成長,它們會開始鑽入植物的莖中,這時莖內的通道便會顯現出來。莖蟲不僅侵襲植物的生長點,同時還會使穀物受損,進而影響到整個作物的產量。此外,這些幼蟲還會將致病的Fusarium真菌帶入穀粒,可能會形成有害的真菌毒素。
一旦農田受到莖蟲的侵襲,農民可以在新鮮的玉米或高粱葉子上觀察到小孔或顯示出直線的“窗口”。
隨著侵襲的加重,農作物的症狀會逐漸顯現,例如:植物的莖變得虛弱、生長部位受損,花的發育受阻,以及葉心死亡。
這些症狀會使植物生長受到抑制,其所產生的玉米穗尺寸可能會縮小至30%。如果不加以控制,莖蟲可能導致農作物產量的急劇下降,這對農民的生計來說,無疑是一項重大的威脅。
提早播種可以避免嚴重的莖蟲侵擾,施用氮肥類的產品亦可提升作物抵抗攻擊的能力。
農民應考慮與非宿主的豆類作物進行輪作,這樣不僅能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還能有效防止害蟲的累積。根據贊比亞農業部的建議,農民在收獲後應透過翻耕或耙地來破壞莖蟲的生長環境,使其暴露於自然敵害或惡劣氣候。
專家建議透過實施“推拉”系統,將Desmodium作為驅蟲作物與Napier草作為誘捕作物混合種植來保護玉米或高粱,這樣可以有效引誘莖蟲遠離作物。
Desmodium的生物特性能夠驅離莖蟲,而Napier草則能吸引莖蟲到這個陷阱作物上進行產卵。這一方法不僅護田,還可增加土地的生物多樣性,並為牲畜提供豐富的飼料。
在嫩苗時期,在葉心中添加一茶匙的灰或乾土也可以有效控制莖蟲的侵害。此外,釋放寄生性的黃蜂如Cotesia flavipes或Xanthopimpla stemmator來控制病蟲害的生物治療方法也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化學防治的方法也能被用來抑制莖蟲的侵襲,但是因為各國在農藥登記及使用的規範有所不同,需要依據當地的法律進行。
玉米莖蟲作為農業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危機,無論是對農民的經濟影響,或是對食品安全的威脅,都讓我們不得不關注。在發展可持續的農業時,人們應該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應對這一問題,以保障未來的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