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英國電力市場的私有化,十四家公用電力供應商(PES)自1989年起诞生,這些公司改變了電力服務的生態。
自1989年《電力法案》實施以來,英國的電力市場經歷了重大變革。私有化後,十四家公用電力供應商的成立,為電力供應與分配帶來了全新的格局。在英格蘭和威爾斯,過去由中央電力生成委員會負責的電力生成與傳輸業務被劃分給了地區電力公司,而蘇格蘭則由少數兩家公司負責所有業務。
1990年3月31日,十二家地區電力公司(AEBs)被改為獨立的區域電力公司(RECs),並且中央電力生成委員會被分為四個部分,其中三個為發電公司,另一個為國網公司。
1990年作為改革的一部分,這些區域電力公司相繼進行了私有化。隨著2000年《公用事業法案》的推動,未來的電力供應商被要求將供應業務與配電網絡業務分開,形成了所謂的分配網絡運營商(DNOs)。這一切改變了電力市場的運作模式,使其更加靈活適應市場需求。
談及英國的電力供應商,不得不提的便是南威爾斯電力公司(SWALEC),它的命運在隨後的幾十年中經歷了多次變化。曾經由南威爾斯電力董事會負責的該公司,因其與威爾士水公司(Welsh Water)的併購而受到影響,然而這場併購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財務危機的後果。
1996年,南威爾斯電力公司被威爾士水公司購得,但隨後的破產腫瘤導致業務的分拆。
隨著業務的分拆,南威爾斯電力的零售業務先後經歷了數次出售,最終在2000年轉手給了蘇格蘭與南方能源公司(SSE plc)。而其配電網絡在2000年由西部電力配送公司(Western Power Distribution)收購,無不反映出行業生態的變遷。
除了南威爾斯電力公司,其餘電力供應商也經歷了蜕變。東米德蘭電力公司曾被Powergen收購,然後又被德國E.ON收購。倫敦電力公司曾為美國Entergy所擁有,如今則成為英國電力網絡的一部分。
隨著市場進一步開放,私人控股的公司將如何影響未來的電價和供電穩定性?
面對複雜的市場環境,這些電力公司不僅要適應市場的競爭,還須應對政策變化與消費者需求的轉變。在可再生能源逐漸成為主流的今天,這些公司面臨了新的挑戰與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蘇格蘭電力公司(Scottish Power)在2007年被西班牙企業Iberdrola收購,並繼續使用其品牌運營。而蘇格蘭水力電力公司與南部電力合併,成為SSE來營運電力配網業務,顯示出市場整合的趨勢。在這一系列的發展中,社會與企業的互動日益緊密,環境與市場的變化也在不斷重塑電力行業的面貌。
在看似穩定的市場中,是否有可能再現當年的電力供應商的崛起或是再度的擴展?未來的電力市場,到底會如何發展,才能讓消費者、企業與環境三者共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