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病史到診斷:醫生如何揭開胸痛的真相?

胸痛是一個常見的醫療表徵,患者描述其為尖銳、鈍痛、壓迫感、沉重感或擠壓感。這種痛感可能伴隨著肩膀、手臂、上腹部或下顎的痛楚,並可能出現噁心、出汗或呼吸急促等症狀。醫學上,胸痛可分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兩大類,心源性胸痛通常與心臟供血不足有關,稱為穩定性或不穩定性心絞痛。

根據研究,心臟病發作的潛在原因約佔急診胸痛病人的31%。

這些胸痛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而懂得病史的收集、身體檢查和其他檢查能有效協助醫生做出正確診斷
例如,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可能出現較不典型的症狀,導致這些相對常見的病症得不到及時診斷。同時,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以心臟病發作為主,還有肺栓塞、氣胸、心包炎等多種病理原因,也包括較常見的非心源性病因,如胃食道逆流病、肌肉骨骼疼痛等。

胸痛的症狀與徵兆

胸痛可能因不同的診斷原因而有所不同,對於不同年齡、性別和體重的人,胸痛的表現形式可能會有所差異。醫生需要記錄胸痛的性質、強度、持續時間及伴隨症狀,這樣才能引導下一步診斷及治療

胸痛可能出現於頸部、肩膀、手臂及上腹部,並可伴隨其他症狀,如噁心、嘔吐、焦慮及多汗等。

鑑別診斷

胸痛的病因範圍從無重大生命危險到潛在危及生命的情況,包括:

  • 心臟病(佔31%)
  • 非心源性胃腸原因(佔42%)
  • 肌肉骨骼疼痛(佔28%)
  • 肺栓塞

對成人而言,最常見的胸痛原因包括心臟病、胃腸疾病和肌肉骨骼問題,而在兒童中則多為運動性哮喘及骨骼肌問題。

診斷方法

醫生在診斷胸痛的時候,會進行詳細的病史詢問和身體檢查。透過病史,醫生會了解患者的風險因素,包括家族史、高血壓、糖尿病和吸煙等。這些因素能夠幫助醫生篩選潛在的心血管問題。有關於胸痛的具體指標,如痛感是否隨著運動加重、是否伴隨噁心或胸悶感等,都能提供進一步的診斷線索。

值得注意的是,約33%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急診時並無胸痛表現,這也增加了漏診的風險。

處理與治療

胸痛的處理通常取決於其根本原因。初始治療可能包括阿斯匹靈和硝酸甘油等藥物,但病人對治療的反應並不總是能顯示出是否為心源性。如果病因不明,醫生可能會建議進一步檢測或轉介到專科進行確認。

根據美國資料,每年大約有800萬人因胸痛入住急診,其中約60%的人會被送入醫院或觀察病房,對於胸痛的急診就醫,成本超過80億美元。

胸痛是急診就醫中約5%的情況,而對於兒童方面,該數字僅佔0.5%。

以此情況來看,胸痛的病因是多樣且複雜的,而了解這一點能幫助人在面對自身或他人胸痛時採取適當的行動。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醫生能夠運用更為先進的檢測和診斷方法來探索胸痛的根源。而在您面對胸痛的時候,您又會如何有效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呢?

Trending Knowledge

急救室的常客:每年有多少人因胸痛求醫?
胸痛是一種常見的症狀,通常位於胸部前方,感覺可能是尖銳的、鈍痛的、壓迫感或沉重感,並伴隨其他症狀,如肩膀、手臂、上腹部或下頜的疼痛,以及噁心、盜汗或呼吸急促。胸痛可根據其來源分為心臟因素和非心臟因素。心臟相關的疼痛通常與血流不足有關,稱為心絞痛。一些特定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可能呈現出不典型的症狀。根據研究,每年約有800萬人前往美國的急救室尋求醫療協助,其中60%的人會被收治進醫院或觀察單
胸痛不止於心臟: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原因?
胸痛常常讓人聯想到心臟病,然而造成胸痛的原因卻遠不止於此。從消化系統到心理層面,許多因素都可能引發胸痛,這讓許多求診者陷入困惑和焦慮。本文將探討那些意想不到的胸痛原因,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理解這一常見症狀。 胸痛的常見類型及其表現 胸痛的表現可以多樣化,通常被形容為刺痛、壓迫感或沉重感。胸痛可能伴隨著肩部、手臂或上腹部的疼痛,甚至出現噁心、出汗或呼吸急促等症狀。胸痛可分為心臟
心臟病的警報:你知道心絞痛的真實感受嗎?
心絞痛通常是心臟病最常見的徵兆之一,患者經常會感受到胸部的不適或疼痛。這種疼痛可以有多種形式,從尖銳到鈍痛,甚至可能感覺到沉壓或者擠壓感。 <blockquote> 心絞痛的疼痛通常會影響肩膀、手臂、上腹部或下顎,並伴隨著噁心、出汗或呼吸急促等症狀。 </blockquote> 心絞痛的成因多樣,主要可以分為心源性與非心源性兩種。心源性的原因一般涉及心臟血流不足,這種情況稱為“心絞痛”
胸痛的神秘面紗:如何區分心臟與非心臟的疼痛?
胸痛是一個模糊而常見的症狀,對於許多人來說,它可以是日常生活中最大的困擾之一。不論是前胸的刺痛,還是背部的壓迫感,這些不適的感覺可能隱藏著更嚴重的健康問題。本文將探討心臟和非心臟性胸痛的區別,並提供關於如何判斷胸痛是否危險的重要資訊。 <blockquote> 根據統計,胸痛是進入急診室就醫的五大原因之一,每年約有800萬名美國人因胸痛而尋求醫療幫助。 </blo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