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初的宗教動盪中,瑪爾加里托·鮑蒂斯塔(Margarito Bautista)這位墨西哥的福音傳播者對摩門教建立了一個獨特的宗教界限。他的未來不僅影響了墨西哥的宗教,也深刻改變了在猶他州的摩門教社群。
瑪爾加里托·鮑蒂斯塔於1878年6月10日出生於墨西哥的聖米格爾·德阿特拉烏特拉。他的家庭雙語,通曉納瓦特語和西班牙語。他在天主教家庭中長大,但對其他教派的教義也有所接觸,而他的宗教體驗並不令人滿意。母親的宗教榜樣讓他對神有著深厚的興趣及承諾。
1901年,摩門教的傳教士阿蒙·坦尼(Ammon Tenney)登陸鮑蒂斯塔的生活,帶來了皈依的契機。雖然他的父親反對,但鮑蒂斯塔仍然堅持了自己的選擇,並迅速成為了摩門教的積極傳播者。
在他的牧師任期中,鮑蒂斯塔成為了推廣摩門教的先驅,並在不同的墨西哥移民聚落中擔任重要角色。
隨著時間的推進,鮑蒂斯塔開始將墨西哥民族主義與摩門教的教義結合在一起,這一點在他的著作《墨西哥的演變》(La evolución de Mexico)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這本500頁的書籍預測墨西哥人的未來,並主張墨西哥人在宗教和政治上都擁有領導權。
隨著鮑蒂斯塔的書籍在當地引發的反響,摩門教的領導層開始對他的教義產生懷疑,甚至在1936年時開除了其教籍。鮑蒂斯塔與其他約120名教友聚集在墨西哥城,成立了第三次會議(Third Convention),這一事件標誌著他們對教會主流領導的直接挑戰。
這場形成分裂的運動尋求由墨西哥人擔任教會的領導,並推廣鮑蒂斯塔的書籍和教義。
儘管與這一運動的核心成員之間的分歧逐漸擴大,但鮑蒂斯塔最終組織了自己的獨立社群,名為新的耶路撒冷工業社區(Colonia Industrial de la Nueva Jerusalén)。鮑蒂斯塔在這裡重新引入了早期摩門教的宗教慣例,如聯合秩序和多配偶制。
鮑蒂斯塔在1961年去世,但他的理念和社群在今日依然存在。從他推動的宗教改革,墨西哥的摩門教徒對自己的文化和信仰有了更深的認識。
他的教義在當今的社會中依舊響亮,影響著無數的墨西哥後裔和信徒。
在探討瑪爾加里托·鮑蒂斯塔的故事時,我們不禁要思考:在當代宗教中,如何平衡文化身份與教義的傳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