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督教神學中,停止神蹟(Cessationism)與持續神蹟(Continuationism)的辯論一直引發熱烈的討論。核心問題在於,靈性恩賜是否在使徒時代結束後就停止了,還是這些恩賜仍然可以在現今的教會中看到。這場爭議不僅反映了神學上的分歧,還深刻影響著許多信徒對靈性經歷的理解。
停止神蹟的教義主要源於改革宗神學,起初是針對天主教的奇蹟宣稱而發展起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今時今日的討論更傾向於五旬節及靈恩運動中的靈性恩賜運用。然而,這一觀點在基督教的其他傳統中,像是衛理公會(Methodism)中也有教導,顯示了恩賜持續存在的可能性。
停止神蹟主要認為,靈性恩賜如方言、預言和醫治等已經在使徒時代結束時停止了。這一教義的發展與加爾文主義密切相關。
就算這兩者大致可以劃分為停止神蹟和持續神蹟,但實際上,這場辯論中的觀點和看法仍然相當多樣化。大多數的觀點可以歸納為三大類別:
在這場神學辯論中,停止神蹟的立場通常會提及靈性恩賜是否仍然可用於當代教會,這一論點引導我們重新思考如何看待這些靈性經歷的真實性。不少基督徒認為,停止神蹟的觀點似乎與他們的靈性經歷相悖,因為在他們的生命中,曾經遇見過神蹟和靈性的觸動。
停止神蹟的教義起初並不明確,直到宗教改革時期才逐漸形成。它主要是基於這樣的觀點:早期教會的靈性恩賜用以確認使徒的教導,並且隨著使徒的死亡,這些確認的需要也隨之消失。
有位改革宗神學家指出,神蹟是“神話語的印記”,必須與神的話語相連,以便帶領信徒的信心;而脫離神話語的神蹟則只能為人所用,而非榮耀上帝。
正因為這樣,停止神蹟的信仰在許多基督教传统中持續起著主導作用。有人將這一觀點稱為“經驗上的停止神蹟”,它提出了一個質疑:如果靈性恩賜在當代依然存在,那麼近期的靈性經歷與早期教會的神蹟又該如何理解?
持續神蹟的支持者認為,靈性恩賜的持續不僅是對歷史的重新詮釋,也涉及我們對上帝不斷運行於世的理解。他們 強調,這些恩賜應該是所有基督徒在所有時代都可以獲得的祝福,而不僅僅是早期教會中的一段經歷。
一位持續神蹟的神學家這樣表達他的立場:“看不見的神仍然在一切事物中工作,祂的工作不僅隨著聖經的封閉而停止,程度的神聖干預仍然在發生。”
持續神蹟的立場挑戰了停止神蹟的描述,並使許多信徒重新考慮他們的信仰背景。這一點在歷史上是相當明顯的,伴隨著五旬節運動和靈恩運動的興起,基督教的實踐中重新強調了靈性恩賜的現實性。
聖經史和基督教歷史都不乏有關靈性恩賜的討論。從早期基督教的教父到宗教改革和後來的靈恩運動,靈性恩賜的存在與教會的發展有著直接的關聯。許多歷史上的基督教領袖,如伊雷內烏斯和奧古斯丁,都曾表達過對靈性恩賜的看法,並在其著作中留下了其對當代信徒頗具啟發性的討論。
早期基督徒們相信靈性恩賜的存在並且持續強調,這是一種生活在基督裡的標誌。實證神蹟不僅是信仰的實際表現,也是對上帝將持續工作的堅定信心的見證。
在這場關於神蹟的辯論中,我們看到的是信仰、神學與歷史的交織。對於很多當代信徒來說,停止神蹟的理論並不容易接受,因為他們親身經歷到神的作為。這個困惑在於,我們如何理解這些神秘的事物?是否真的如某些教義所說,靈性恩賜的時代已經結束,還是我們正在經歷著新的神聖的運行?
隨著信仰與生活的融合,這些問題仍然持續挑戰著世代信徒的思考。當我們面對神蹟與靈性恩賜的存在時,這些教義和現象又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信仰旅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