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通酸(維生素B5)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對於所有動物的生命運作至關重要。儘管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能攝取到各種維生素,但潘通酸缺乏症卻實屬罕見,令許多人對其不太熟悉。這種維生素之所以對人體特別重要,主要是因為它參與了合成輔酶A(CoA)的過程,而輔酶A又在細胞的能量代謝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潘通酸的名字來自希臘文“παντοθεν”,意為“無處不在”,因為它幾乎存在於所有食物中。
潘通酸的主要功能是作為輔酶A的前體,這一過程經過五個步驟,涉及腺苷三磷酸(ATP)的消耗。輔酶A在細胞的能量生成及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合成與分解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在檸檬酸循環中,輔酶A幫助將丙酮酸轉化為乙酰輔酶A,進而進入代謝過程中提供能量。
在一個典型的飲食中,成年人的尿液中日常排出的潘通酸約為2.6 mg,這反映出人體對該維生素的需求。
根據美國醫學研究所的數據,建議青少年和成年人每天攝取5 mg的潘通酸,孕婦為6 mg、哺乳期婦女為7 mg、嬰兒則為1.8 mg。潘通酸的食物來源包括動物性食品如乳製品和蛋類,植物性來源則有馬鈴薯、番茄產品、燕麥穀物、向日葵種子和鱷梨等。雖然我們可以從多種食物中攝取該維生素,但在精製過程中,許多谷物中的潘通酸會被去除。
潘通酸缺乏症在現代人類中極其罕見,甚至在軍事囚犯和飢餓受害者中出現的案例亦多數能通過口服補充劑來逆轉。缺乏症的症狀包括能量生成的減少,導致情緒不穩、疲勞和神經系統問題,例如手腳的麻木感以及肌肉痙攣等。以上症狀使得潘通酸缺乏症成為一種相對神秘的營養缺乏狀況,並引發了許多人的關注。
缺乏潘通酸的個體經常表現出易怒、失眠和噁心等多種症狀。
專家表示,潘通酸的安全性在各項評估中皆未顯示出有害受影響的情況。目前未設定該維生素的耐受上限(UL),這指向了潘通酸攝取的相對安全性。至於食品與膳食補充劑的標籤要求,潘通酸的日常價值被定義為5 mg,是基於適當的攝取量調整的結果。
潘通酸缺乏症的罕見讓它成為了醫學研究中一個迷人且富有挑戰性的話題。雖然我們對其營養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潘通酸的真正潛力和長期影響仍然有待深入探索。因此,未來或許需要我們重新思考:是否還有其他被我們忽略的維生素和營養素,它們的缺乏也可能對我們的健康造成潛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