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通酸(維生素 B5)是一種水溶性維他命,對所有動植物的生命至關重要。它參與細胞能量的產生,也是合成輔酶 A(CoA)的關鍵原材料。為什麼這種看似平凡的酸會成為能量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呢?
潘通酸的名稱源自希臘語"pantothen",意即"從各個地方",因為在幾乎所有食物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潘通酸是由pantoic酸和β-丙氨酸組成。在生物合成中,它是通向輔酶 A 的必要前體,其主要功能是幫助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質與蛋白質,為細胞提供能量。在過程中,ATP的供應使得這一系列反應成為可能。
潘通酸經由五個步驟轉化為輔酶 A,這一過程需要合成的氨基酸半胱氨酸以及多達四個ATPs。主要步驟包括:
輔酶 A 在檸檬酸循環中起著重要作用,幫助細胞將食物轉化為可用的能量。
儘管人類罹患潘通酸缺乏症的情況極為罕見,但根據美國醫學研究所(IOM)的建議,14歲以上的青少年與成年人每日的充足攝取量為5毫克。懷孕與哺乳的女性建議日攝取量則稍高,分別為6毫克與7毫克。
潘通酸的來源非常廣泛,動物性食物(如乳製品和蛋類)以及植物性食物(如馬鈴薯、番茄製品、燕麥和蘑菇)均包含了豐富的潘通酸。
類似地,選擇全穀類食品可以幫助我們獲取這種維他命,因為它往往集中在穀物的外層。
JOM和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均認為潘通酸的安全性高,尚未發現其高劑量會導致不良反應。因此目前尚未設立可耐受的最高攝取量(UL)。
潘通酸的缺乏症狀類似於其他B群維他命的缺乏,主要顯示為能量生產的損害。即便如此,這種情況極為罕見。在動物飼料中,檢定安全有效的補充劑也能提高肉類和蛋的潘通酸含量。對於反芻動物,潘通酸的合成量顯著高於其膳食需求。
總而言之,潘通酸在身體中扮演著多樣的角色,從細胞能量的產生到其他重要生理功能,它的存在幫助我們維持健康。然而,大家對這種"無所不在"的維他命的重視程度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