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數十年中,女性在政治領域的參與情況逐漸受到關注。根據政治招聘模型,女性在成為立法者的過程中面臨著多重挑戰,這些挑戰不僅來自於外部的選舉環境,也來自於內部的個人資源和動力。在這個模型中,任何有資格參選的公民均屬於「合格者」階段,但並非所有合格者都能晉升至「有志者」、「候選人」甚至最終成為「立法者」。
政治招聘模型揭示了成為當選官員的四個階段:合格者、有志者、候選人及立法者,並指出各階段之間存在的障礙。
這些障礙包括個別的資源與野心、政黨的把關者,以及選民的偏見等。這些因素的結合使得女性在追求政治公職的道路上面臨更大的困難,並造成了男性和女性之間的明顯差距。
政治招聘模型最早在1969年由大衛·施瓦茨提出,隨後在1993年由皮帕·諾里斯的研究進一步成立起來。施瓦茨的研究聚焦於美國男性是如何進入政治的,而諾里斯則探討了女性在英國政治中的進入途徑。學者們在此基礎上擴展了該模型,特別關注女性在政治領域的性別障礙。
從供應和需求的角度分析,女性在成為政治公職候選人時所面臨的障礙可以分為兩個主要領域。在供應方面,女性的結構性需求和內部資源的缺乏使她們未能積極尋求參選的機會。而在需求方面,政黨的門檻、高度性別化的選民偏見,以及社會文化的影響等因素則影響了女性候選人晉升為立法者的機會。
在合格者和有志者之間的轉換中,存在著顯著的供應障礙。研究表明,女性的政治野心通常低於男性,而這種差距來自多方面的因素。
女性在考慮參選時,常常表現出對於追求低階職位的興趣,並且受到社會化的影響,讓她們將政治視為“男性領域”。
例如,研究指出家庭背景、教育和社交支持等因素都會影響女性進入政治的意願。此外,當年輕女孩在成長過程中缺乏有意義的女性政治榜樣時,她們對於進入政治的想法會受到限制。研究顯示,當有女性政治人士擔任領導職位社區或國家時,可以顯著提升年輕女孩在未來從事政治工作的雄心。
除了供應問題,女性還可能因為需求障礙而無法成為候選人或立法者。政治黨的把關者和選民的性別偏見會限制女性候選人的晉升機會。研究發現,男女在選民支持、政治權威及資源的獲得上存在平均數的差異。
在某些國家,實行性別配額制可以消除政黨內部的需求障礙,有助於提高女性候選人的數量。
例如,在一些使用比例代表制的國家,性別配額制度有助於促進女性候選人的名單,克服了政黨的性別歧視問題。這種舉措不僅有助於提高女性進入政壇的比例,也有助於在政治決策中反映更廣泛的社會利益。
隨著對女性在政治中參與問題的日益關注,許多組織和社群開始采取措施來提升女性的政治野心和能力。一些組織推出針對女性的選舉訓練計畫,旨在提高她們對政治過程的認識並提供所需的資源與支持。
這些計畫不僅能夠擴大女性的政策影響,還可以形成一個支持社區,讓女性有勇氣走進政治舞台。然而,真正消除這些障礙仍需社會整體的變革,包括教育、文化觀念和對性別角色的重新思考。
究竟如何才能充分支持女性進入到政治舞台中,與男性平等地參與並影響政治決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