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動賽事中,計時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在大型比賽中,例如馬拉松、鐵人三項等,運動員的表現需要準確地被記錄和評估。隨著科技的進步,傳輸計時技術的出現使得這一過程變得更加簡便和準確。RFID(無線頻率識別)技術的運用,讓即時結果的發布成為可能。
傳輸計時技術也被稱為芯片計時,是用來測量運動賽事表現的一種技術。
RFID系統的工作原理相當簡單,每位運動員在參賽時,身上會附著一個RFID傳感器。這個傳感器會發射一個獨特的代碼,並由設置在賽道各個關鍵位置的接收器來接收。RFID技術的出現,顯著提升了賽事的計時精度,取代了傳統的手動計時和攝影機計時系統。
RFID計時系統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主動和被動。主動型的傳感器內部擁有電池,能夠在被查詢時主動發射代碼;而被動型則依靠附近發射的電磁能量來運行。兩種系統均可在起點、終點以及中間計時點設置天線,這些天線通過解碼器來識別傳感器發出的代碼,並精確計算傳感器通過計時點的時間。
每個計時點通常都是用天線監測的,這些天線连接到解碼器,可捕獲到獨特的傳感器代碼。
RFID技術的使用始於1980年代,最初主要應用於汽車賽事。隨著1990年代中期低成本134 kHz傳感器和讀取器的推出,這項技術開始被廣泛應用於各類運動賽事中。一些廠商也針對低頻噪聲進行了技術改進,這使得RFID計時技術發展至今依然被廣泛應用。
大型賽事,尤其是參賽人數超過10,000人的馬拉松和鐵人三項等活動,都需要RFID計時。因為手動計時幾乎不可能,這讓RFID成為更受青睞的選擇。這些賽事通常會在起點和終點設置感應器,從而允許精確計算每位運動員的凈時間。
許多賽事基於槍聲時間來頒發獎項,但也有些賽事會使用凈時間進行年齡組獎項的頒發。
隨著時間的推移,RFID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過去,運動員的傳感器幾乎總是被放置在跑鞋上或腳踝帶上,以確保最佳的讀取效果。然而,近年來新的UHF系統的出現讓傳感器被放置在鞋帶或比賽號牌上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這是因為這些標籤在大批量生產中成本更低。
RFID計時系統包含一個讀取器和一些可能的配備設備,如微處理器和電力來源。這些讀取器與天線相連,專門設計來適應特定的操作頻率。對於地面天線與其他立式天線的組合,能夠在比賽中實現準確的時間計算。
在進階系統中,這些結果會即時計算並發布到互聯網,以便運動員和觀眾可以通過任何連網設備獲取結果。
如今,RFID技術不僅提升了賽事的精確度與效率,還改變了賽事結果如何被發布的方式,讓即時的結果資訊流通成為可能。在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這種計時系統將如何進一步演變以跟上運動賽事的需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