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約三十年前,運動比賽的計時系統經歷了一次顛覆性的變革,而這一變革的核心就是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傳統上,運動比賽的計時多由人員使用手動計時器進行,或者依賴影片錄影進行後期比對,而這樣的方法不僅耗時,且容易出錯。在RFID技術的引入下,賽事計時變得高效、精確,為運動員的表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數據支持。
RFID計時系統的核心是安裝在運動員身上的傳感器,通常稱為「轉發器」。
「轉發器基於無線射頻識別的原理,會向賽道上的接收器發送一個唯一的代碼,當運動員通過某些戰略位置時,這些代碼會被即時捕捉和記錄。」
這些轉發器可以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兩類。主動式轉發器內部裝有電池,當接收到信號時會主動發送代碼。相比之下,被動式轉發器則依賴於外部的電磁波能量進行發動。無論是哪種類型,計時系統的效率都取決於安放在起點和終點的天線,以及與解碼器的連結。
RFID技術最早於1980年代末期被應用於車賽,而到1990年代中期,隨著低成本的134 kHz轉發器和讀取器的問世,它開始廣泛應用於各種運動賽事。這一技術逐漸成為世界大型賽事計時的基石,包括馬拉松、鐵人三項和滑雪等運動。
大規模的跑步賽事,例如參賽人數超過1萬的比賽,首當其衝成為RFID計時技術的應用領域。由於人力計時的局限性,在這樣的比賽中,手動計時幾乎是不可能的。此外,RFID系統能夠有效解決運動員在起跑線上出現的延遲問題,從而對其表現不造成負面影響。
「通過在賽道的起點和終點安放天線或計時墊,賽事組織者可以準確計算每位運動員的淨成績。」
如今,許多大型賽事已經採用一次性轉發器,這些轉發器通常以貼紙的形式附在比賽號碼上,或是直接貼在跑鞋上。這種低成本的解決方案不僅避免了轉發器的回收,還簡化了賽事組織的流程。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RFID技術的進一步成熟,運動賽事的計時系統也在不斷演變。越來越多的系統選擇使用UHF(超高頻)轉發器,這些轉發器具備更佳的讀取效能。UHF系統的優勢在於它們的製造成本低廉且讀取準確,這使得RFID技術在運動賽事中的應用前景更為廣闊。
這一切技術的背後,是計時軟體的支持。隨著數據分析技術的進步,所有RFID計時系統都配有專業的軟體來計算比賽結果和分段時間,並即時更新至互聯網,讓選手和觀眾都能輕鬆查詢到最新的賽果。
在RFID技術的助力下,運動賽事的計時不再是單純的時間統計,而是成為了一項強大的數據獲取與分析工具。隨著技術的持續進步,未來的運動賽事會如何進一步提升計時的精確性和實用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