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堪薩斯州的減稅政策成為全美經濟議程上的一大焦點。當時,堪薩斯州州長山姆·布朗巴克(Sam Brownback)簽署了對個人所得稅進行大幅減免的法案。這一行為意在透過削減稅賦促進經濟增長,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該政策卻引發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後果。許多觀察家開始質疑,這場減稅實驗是否真正能如預期般振興經濟?
“減稅旨在刺激經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看到的卻是與預期背道而馳的結果。”
根據法案的規定,堪薩斯州減少了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從多達三個稅階減少至兩個,上限稅率降低至4.9%。同時,該法案還取消了對“橋接收入”的課稅。對此,推動此法案的支持者,特別是一些供應方經濟學的倡導者,預測這些減稅措施將會刺激投資、創造就業機會以及促進整體經濟增長。然而,實際情況卻遠遠低於這些樂觀的預測。
“許多經濟學家一致認為,供應方經濟學的口號在理論上可能可行,但實際應用中卻遭遇了高估的結果。”
事實上,自從2012年減稅方案通過之後,堪薩斯的經濟增長持續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儘管布朗巴克政府曾聲稱,這些稅收的減少會帶來23,000個新工作崗位,但初步數據卻顯示,該州的工作機會實際上卻大幅減少。更糟的是,州政府的收入持續下滑,導致公共基礎設施的支出大幅削減,民眾對此表現出強烈不滿。
分析指出,堪薩斯的減稅計畫所帶來的短期效益難以抵消長期帶來的成本。因為削減政府開支的同時減少了對基礎設施、教育和公共服務的投資,最終形成經濟動能的惡性循環。專家警告,任何短期的獲益都需要長期的增長來支持,但在堪薩斯州,這正是最短缺的元素。
“堪薩斯的實驗讓人捫心自問:減稅是否真正能推動經濟成長,還是只會導致更大的預算赤字?”
到2017年,堪薩斯州的立法機構最終通過議案,決定逐步回收稅務減免,這一措施被廣泛視為對先前政策失敗的一種承認。在此之前,政治的分歧和社會的失望已經讓許多市民不再相信這樣的經濟模式能帶來真實的好處。
隨著此政策失敗的顯現,經濟學界對供應方經濟學的批評聲音不斷增強。“我們可以從堪薩斯的結果學到的是,經濟政策必須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而不是單純的理念上。”一位經濟學者在分析中諷刺道,政策的設計者可能過分依賴理論卻忽視實際經濟的複雜性。
堪薩斯的減稅實驗並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成為經濟政策的警示。這場以供應方經濟學為基礎的政策實驗不僅未能實現其所承諾的繁榮,還加劇了州內的財政困境,那麼在未來的經濟決策中,政策制定者是否能吸取這些教訓,並設計出更為有效的經濟政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