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急救的領域裡,血管擴張性休克(vasodilatory shock)是一種令人恐懼的現象。這種影響血壓和器官供血的重要狀態,導致血管突然放鬆,進而造成極端的血管擴張。隨著血壓的急劇下降,身體的器官將面臨缺氧和損傷的重大風險。了解血管擴張性休克的病因、症狀和治療方法,對於挽救生命至關重要。
血管擴張性休克是一種嚴重的醫療緊急狀態。若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器官受到永久性損傷或死亡。
患者面對的症狀多樣且急迫,包括:
這種休克狀態的根本原因通常與嚴重的感染、過敏反應或者神經系統損傷有關。特別是敗血症,作為最常見的導因,會引發全身性炎症反應。其他導致血管擴張性休克的因素包括嚴重的急性胰腺炎和心肺旁路後休克等情況。
低血清鈣的問題也可能會在血管擴張性休克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正常生理反應中,當血壓降低時,身體會自動收縮周邊血管以提高血壓。相較之下,血管擴張性休克的情況卻讓周邊血管平滑肌無法適當收縮,導致低血壓和不良的組織灌注。在某些病例中,抗利尿素(vasopressin)的缺乏可能是造成這一情況的關鍵因素。
診斷血管擴張性休克需要在臨床環境中精確評估,特別是在治療過程中對高劑量血管收縮劑的反應。根據2018年的指導方針,缺乏對高劑量治療反應的患者,將被視為患有血管擴張性休克。
對於血管擴張性休克的治療,不僅需要針對根本原因進行治療,更要穩定病人的血流動力學,並防止因低灌注和缺氧造成的器官損傷。初始治療往往從引入正腎上腺素和多巴胺這些藥物開始。特殊情況下,補充鈣或活性維生素D也可能成為有效的治療方案。
成功的治療需要多學科團隊的協作,包括重症醫學專家、感染症專家、呼吸治療、護理人員及藥學專家。
觀察性研究顯示,大約6%到7%的重症患者會發展為血管擴張性休克,且若未能及時治療,其死亡率高達50%以上。及時的識別和治療措施是生存的關鍵,否則即便短暫的低血壓也可能導致心肌和腎臟的損害,最終可能危及生命。
隨著對血管擴張性休克學習的加深,我們應當思考,未來是否能有更有效的方法來預防和治療這種致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