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蛋白沉積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簡稱PAP)是一種罕見的肺部疾病,其特徵是肺部泡狀結構中異常積聚來自表面活性劑的脂蛋白化合物。此類物質的累積干擾了正常的氣體交換及肺部的擴張,最終導致呼吸困難,並易感染肺部疾病。PAP的病因可分為主要(自身免疫性PAP、遺傳性PAP)、次要(多種疾病)和先天性(通常為遺傳性疾病)三類,然而,最常見的成因為個體的主要自身免疫狀況。
PAP的症狀包括呼吸急促、咳嗽、低燒和體重減輕。此外,PAP的臨床進程是難以預測的。有些患者會出現自發性緩解,並且症狀可能會穩定。值得注意的是,一些PAP患者可能會保持無症狀,只有在進行醫學評估時才意外發現。死亡可能由於PAP的進展或其他潛在疾病的發展而發生。有PAP的個體對肺部感染的易感性更高,常見的感染包括Nocardiosis、弓形蟲(Mycobacterium avium-intracellulare)感染或真菌感染。
在PAP中,脂蛋白化合物的異常積聚與表面活性劑的調節和清除受損有關。這通常是由於肺泡巨噬細胞功能受損所致。在成年人中,PAP的最常見原因是對顆粒-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自身免疫反應,GM-CSF是肺泡巨噬細胞發育的關鍵因子。GM-CSF的生物可用性降低導致肺泡巨噬細胞的發育和功能不良,最終造成表面活性劑及相關產物的積聚。次要PAP的原因是指因其他疾病過程而引起的脂蛋白化合物的積聚,這在某些癌症、肺部感染或環境中的灰塵或化學物質(如鎳)的接觸中得以識別。
在過去的研究中,意外觀察到缺乏顆粒-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老鼠發展出與人類PAP類似的肺病綜合徵,這一發現為PAP的理解開啟了新的大門。
GATA2基因與遺傳性肺泡蛋白沉積症的關聯受到關注。GATA2基因負責生產GATA2轉錄因子,這是胚胎發育、血液形成、淋巴系統形成及其他組織細胞功能的重要因子。遺傳性PAP通常由GATA2基因的致死性或隱性突變引起,這會導致肺泡巨噬細胞等功能障礙。那些擁有單一GATA2突變的個體可能會出現多種不同的疾病,包括PAP。研究表明,GATA2突變基礎的PAP與正常的GM-CSF水平相關,並且在成功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中症狀常常改善或被避免。
PAP的診斷通常需要結合患者的症狀、胸部影像檢查及肺部沖洗液或組織的顯微評估。抗-GM-CSF抗體的血清測試有助於確認診斷。雖然症狀和影像學表現特徵明顯,但它們並不特異,且往往與其他多種狀況無法區分。胸部X光可能顯示肺泡不透明,而CT則可能顯示“瘋狂鋪設”的肺部圖案,這在許多其他情況下更為常見。因此,診斷主要依賴病理學所呈現的發現。
典型的活檢結果顯示肺泡(有時也包括末梢細支氣管)內充滿了無定形的嗜酸性物質,並且在PAS染色下表現強陽性。
PAP的標準治療為全肺沖洗及支持性護理。全肺沖洗是在全身麻醉下進行的,該過程中一側肺部充氧,而未通氣的肺部則注入溫鹽水並排出,從而去除任何蛋白質性液體。這種方法通常對PAP症狀的改善有效,且持續時間較長。此外,目前還在研究如皮下注射和吸入GM-CSF,和單克隆抗體利妥昔單抗等其他治療。肺移植在PAP的不同形式中也有所實施,但僅在其他治療方式失敗及肺損傷嚴重的情況下才會考慮使用。2022年,對甲硫氨酸的口服補充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