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爾是一群獨立的市場參與者組成的團體,參與者之間相互勾結,並且同意不互相競爭,以提高他們的利潤,從而主導市場。這類組織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設定低生產配額、囤積、以及市場配額來製造人為短缺,限制競爭,從而提高價格。卡特爾可以是垂直或水平類型,但本質上不穩定,因為成員間有背叛的誘惑以及價格下降的風險。
卡特爾的行為包括價格固定、競標操縱以及減少產量,這些行為通常被認為是反競爭的,因此在多數法域中都是違法的。
卡特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世紀歐洲的行會,被認為是一種類似卡特爾的組織。此外,卡特爾在經濟發展良好的國家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德國和奧匈帝國等地被廣泛認知。到1920年代,卡特爾在全球的數量增長,成為市場組織的主導形式之一。
卡特爾的組織結構極為多樣,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經濟研究顯示,卡特爾在過去200年內平均提高市場價格的幅度約為23%。
卡特爾的存在對市場競爭的影響是顯著的。他們往往會造成價格上漲以及供應不足,進而影響消費者的選擇和福祉。即便許多卡特爾的運作是短暫的,但他們的影響卻可以在市場上持續存在。
許多國家已經建立了反壟斷法律來制止卡特爾的運作。這些法律的目的在於保護自由市場的原則,並確保競爭不被削弱。美國在1890年通過的《謝爾曼法》就是最早針對卡特爾行為的法律之一。
政府對卡特爾的打擊不僅限於法律制裁,還包括對相關企業的監管及經濟分析,以識別市場行為的異常。
卡特爾的科學分析始於19世紀,隨著經濟學家的研究逐步深化,卡特爾理論與反壟斷觀念之間的張力也日益明顯。一方面,卡特爾被某些學者視為經濟的自然部分;另一方面,法律專家則越來越強烈反對此類行為,提出了有效的法律對抗方案。
自1970年代以來,各國相繼實施了寬容政策,這一政策旨在激勵卡特爾成員舉報其行為,進而促進其他競爭者之間的公平競爭。寬容計劃的推廣使得卡特爾的數量顯著下降。
隨著全球對反壟斷法律的加強,卡特爾的揭發與打擊變得更加困難。儘管如此,這種組織仍然在全球經濟中寸步難行。未來,如何有效識別並應對這些隱秘的經濟組織將成為各國政府和消費者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