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是一種由眼睛的屈光力旋轉不對稱所導致的屈光誤差,結果使得視力在任何距離都出現扭曲或模糊的情況。其它的症狀還包括眼睛疲勞、頭痛,以及夜間駕駛的困難。散光通常是出生時就有的,並且可能在生活中發生變化或發展。如果在早期未加以治療,可能導致弱視。
根據觀察,散光的部分原因不明,但被認為與遺傳因素有關。
散光的發病機制主要涉及角膜的不規則曲率和晶狀體的保護反應變化,稱為晶狀體散光,它與調節痙攣的機制相同。診斷是通過稱為自動屈光檢查的眼部檢查來完成,這不僅能檢查透光率,還能檢查角膜和晶狀體的散光成分。治療散光的選項有三種:眼鏡、隱形眼鏡和手術。眼鏡是最簡單的選擇,隱形眼鏡可以提供比雙重非球面鏡片更寬廣的視野。
根據統計,歐洲和亞洲地區的成年人中,散光的影響範圍在30%到60%之間。所有年齡段的人都可能受到影響。散光在1801年由托馬斯·楊首次報告。
雖然散光可能是無症狀的,但較高程度的散光可能會導致一些問題,包括:模糊視力、雙重視力、眯眼、眼睛疲勞、疲倦或頭痛。一些研究指出,散光和偏頭痛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繫。
先天性散光的原因不明,雖然認為部分與遺傳因素有關。至2007年,基於雙胞胎研究的遺傳學表明,遺傳對散光的影響較小。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用於調查散光的遺傳基礎,雖然未顯示出明確結果,卻已識別出多個候選基因。
包括PDGFRA基因的變異被認為與角膜散光相關,但後續的研究並未重複該結果。
散光也可能在白內障手術或角膜損傷後出現。傷口或白內障切除的縮減可能導致角膜在某一方向上變平,進而造成散光。
規則散光的主要經緯線是垂直的。在「順規」的散光中,垂直經緯最為陡峭,而在「逆規」的散光中,水平方向的經緯更為陡峭。傾斜散光則在120至150度及30至60度之間有最陡的曲線。
根據放鬆的調節情況,散光可分為:簡單的遠視散光、簡單的近視散光、合併散光及混合散光等類型。每種類型的成像情形各異,會對視力產生不同的影響。
診斷散光通常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檢查,包括使用視力表、角膜計及角膜地形圖等手段,幫助醫生了解眼睛的曲率及散光程度。
散光的矯正方法包括使用眼鏡、隱形眼鏡或進行屈光手術。各種選擇根據患者的眼部健康、屈光狀態及生活方式決定。對於有角膜圓錐的人來說,隱形眼鏡往往能達到比眼鏡更好的視力效果。
在年長者中,散光也可以在白內障手術中被矯正,通過植入圓錐形的人工晶體來治療。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2019年有1.237億人受到未矯正的屈光誤差,包括散光的影響。散光的普遍性在老年人中增加,因為在眼睛的折射指數隨著年齡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散光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托馬斯·楊的發現。他在1793年注意到自己有視力問題,於是開始探索這個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概念逐漸在眼科中建立起來,並進一步引發了對光學和視力矯正技術的靈感。
在了解了規則散光與不規則散光的根本區別後,您認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可能影響我們視力的隱形挑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