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一組源自淋巴細胞(白血球的一種)的腫瘤,這些腫瘤通常歸類為血液和淋巴系統的癌症。淋巴瘤的主要症候包括淋巴結腫大、發燒、夜間盜汗、無意義地體重減輕、癢和持續的疲憊感。通常淋巴結腫大是無痛的,而盜汗則在夜間尤為明顯。淋巴瘤的類型繁多,其中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約占90%和霍奇金淋巴瘤(HL)約占10%為主。
在淋巴瘤的多種亞型之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在病理特徵和治療預後上表現出顯著的差異。
無論是非霍奇金淋巴瘤還是霍奇金淋巴瘤,診斷通常靠淋巴結活檢進行確診。這一過程包括對淋巴結的部分或全部切除,並在顯微鏡下觀察其組織學特徵,以確定是否存在淋巴瘤。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淋巴瘤分類依據腫瘤來源淋巴細胞的成熟度來劃分,主要分為成熟淋巴細胞淋巴瘤和前驅淋巴細胞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佔所有淋巴瘤的約15%,其特徵是存在再德-史特伯格細胞,而非霍奇金淋巴瘤多樣性更大,且在預後及治療上存在廣泛差異。許多非霍奇金淋巴瘤都有著不同的亞型,其發病率隨年齡而增加。最常見的風險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HIV/AIDS感染等,而霍奇金淋巴瘤則通常與愛潑斯坦巴爾病毒感染有關。
與非霍奇金淋巴瘤相比,霍奇金淋巴瘤通常預後較好,其五年生存率達85%。
無論是霍奇金還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療方法依照腫瘤的級別和類型而異,通常包括化學療法、放射治療等。霍奇金淋巴瘤通常在局部時僅用放療,而晚期則需結合系統性化療。看似高級別的淋巴瘤如伯基特淋巴瘤,儘管進展迅速,但化療的反應通常較好。
依據不同的淋巴瘤類型,病人預後的差異可以顯著影響其生存機率。非霍奇金淋巴瘤對於化療的反應提升了治療成功率,這使得許多高級別淋巴瘤在適當治療下可獲得治癒機會。
根據2012年的統計,全球淋巴瘤的發病人數為566,000人,造成305,000人死亡,淋巴瘤群體占所有癌症的3-4%。
隨著對淋巴瘤理解的加深,科學家們在臨床試驗和基礎研究的推動下不斷探索新的治療方案。臨床研究主要集中於新藥物的測試和治療模式的改進,而基礎研究則剖析淋巴瘤的發病機制和潛在致病因素。這些研究的成果不僅能提升病人的生存質量,也孕育了未來更有效的療法。
在了解了這些關鍵信息之後,您是否仍然對這兩種淋巴瘤的根本差異感到疑惑,或是有心中未解的疑問呢?